2020年10月15~1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每經峰會”在上海舉行,“2020中國金鼎獎”也由此重磅揭曉。其中,四川天府銀行憑借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持續耕耘與上佳表現,從眾多參評銀行中脫穎而出,榮膺“年度普惠金融卓越貢獻獎”。
作為國內金融行業一年一度的全景掃描,金鼎獎評選活動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通過嚴謹、科學的評選,旨在從銀行、保險、信托、財富管理等領域甄選出一批優質標桿企業,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0屆。
2015年末,國務院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使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居于國際中上游水平。
在普惠金融建設的收官之年,四川天府銀行此番獲獎,無疑具有更為特別的意義。那么,身為一家從蜀地走出的2000億級城商行,它是如何疏通金融的“毛細血管”,成為了踐行普惠金融的明日之星?
堅守初心繪厚度——扎根地方經濟,超50%授信規模投向普惠金融
一家銀行有沒有扎根基層、在普惠金融方面下真功夫,從其信貸投放結構就能望得些許脈絡。
在資產規模逾2100億元、貸款余額近1300億元的四川天府銀行,有一個被簡稱為“573”的信貸規模投放原則——
“5”,是指將不低于全行授信規模的50%投向普惠金融;“7”,是指將人行支小再貸款額度不低于70%的規模投向小微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執行優惠利率;“3”,是指對三、四線城市和縣域鄉鎮的信貸投放不低于全行信貸規模的30%。
這一信貸投放特點,與四川天府銀行與生俱來的本土化基因一脈相承。早在2001年成立之初,四川天府銀行就確立了“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以“差別服務”的經營策略,堅持為中小企業和城鄉居民提供專業化、特色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造福地方經濟,被譽為“中小企業的伙伴銀行”。
在四川天府銀行看來,普惠金融面向的客群承擔了基數最大的就業、創新、民生保障等功能,只有將金融覆蓋到經濟、社會的毛細血管,才能深入打造金融機構與經濟、社會、民生的共生能力。而中小銀行與中小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同根同源”的屬性,是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
即使在2005年成為中國第一家引進外資的二級城市商業銀行,四川天府銀行仍秉持“心存善,水潤物”的核心價值觀,一面全力將自身打造成為一家有國際金融背景的特色精品銀行,一面始終堅守初心,將普惠金融作為戰略級規劃持續推進。
2007年,四川天府銀行扛起填補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空白先行先試的一面大旗,發起設立了中國第一家村鎮銀行,為“三農”帶去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
2018年,該行又將社區事業部和互聯網金融部進行合并,在同類銀行中率先成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專業化、特色化開展普惠金融業務,致力于提升普惠金融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將普惠金融事業不斷向縱深推進。
如今,四川天府銀行堅持服務中小企業,向政策鼓勵的行業和區域投放更多信貸資源,并積極響應政策導向,將信貸資源向“新基建”相關行業、現代服務業、醫藥醫療、批發零售、文旅、教育等地方經濟大力發展的行業傾斜,全行普惠口徑授信業務貸款余額達到205.3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為主動適應經濟新形勢,四川天府銀行又推動特色化轉型,搭建起由“中小金融、中小企業、專業公司”廣泛參與、共建共贏的開放合作平臺,通過整合內外部平臺資源,向企業輸出融資、管理、科技、人力資源、專項技術等全方位服務,有效滿足民營企業融資、融智的綜合需求,解決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難題,增強與中小企業客戶的全方位戰略合作。
科技建設拓廣度—— “智能化、數據化、場景化”,促普惠金融“規?;?/strong>
發展普惠金融,就是要打破傳統金融運營模式下的機會不平等和資源不平等,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覆蓋性,并構建起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循環體系。但在傳統技術條件下,信息不對稱、服務不均衡、成本高企、效率低下等行業共性難題成為了阻礙普惠金融發展的攔路虎。
“金融科技,是促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苯陙?,四川天府銀行按照金融科技“領先一步”發展戰略,以“平臺化、數據化、互聯網化”為發展方向,將每年收入的3%用于科技投入,驅動傳統金融服務向“智能化、數據化、場景化”轉變,積極開展特色數字普惠金融。
2018年,四川天府銀行創新建立了智能網點實驗室,積極建設智能網點,不但在每一個智能網點都配置了智能綜合柜員機、智能打印終端、多功能現金機、智能互動屏等先進智能設備,還向寫字樓、政務大廳、居民小區覆蓋智能金融機具設備,延伸了金融服務半徑,同時面向企業自主研發了集線上預約與上門服務于一體的企業開戶流程,客戶“零跑路”即可實現業務辦理。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四川天府銀行又把產品和服務搬到了手機和云金融上,并嵌入外部平臺,結合物理網點,為客戶提供包括轉賬匯款、購買理財、便民繳費、醫療健康、生活娛樂等諸多功能在內的全方位服務。截至目前,天府手機銀行客戶已快速增長至400萬戶,小微企業和小微企業主貸款業務的申請入口也從線下搬到了手機銀行。
利用人臉識別、CFCA認證、電子合同電子簽章等技術,四川天府銀行打造出“熊貓支小貸”、“熊貓易貸”、“天府惠家貸”、“銀稅通”、“政采貸”等普惠授信業務的線上標準化產品體系,形成了手機銀行端“信貸工廠”標準化的輸出能力,推動普惠金融授信產品規?;l展。
除了規模上量,四川天府銀行還追求可持續發展,不斷打造專業化、數據化的風控體系,以保障普惠金融風控能力及運營效率。通過大數據風控平臺,已開發40余個風控模型、構建風控指標4000余個,上線運行的評分卡達250余張,實現了普惠授信貸前風控初篩、貸中自動化審批。
2020年,四川天府銀行又重點打造普惠授信業務標準化流程體系2.0,從全渠道線上進件、大數據風控公共模塊、貸中預警監測、貸后自動預警以及貸后智能化催收等多個標準化風控流程進行建設,有效提升了小微授信的風控能力,確保了小額授信的收入與成本、風險相匹配。
與此同時,該行加快對接政府數據和線上辦事平臺,完成成都、南充、貴陽的不動產中心系統對接,實現線上辦理抵押登記;積極參與“銀稅互動”,率先成為四川省首家與四川稅務數據直連的城市商業銀行,不僅豐富了小微企業的大數據風控維度,也提升了線上化業務辦理能力。
創新產品抓精度—— 挖潛細分市場,帶動普惠小微貸款再增三成
許多市民感到,使用四川天府銀行的手機銀行十分方便,這上面不但擁有水、電、氣、學費等十幾種便民生活繳費場景,還新增了“校園費用”功能,支持校服費、保險費、水費、食堂費用、住宿費用等校園費用的繳納。
截至目前,四川天府銀行已為四川省、貴州省近800所院校提供線上繳費服務,包含各類大中小型公立院校、高中等專職院校以及私立培訓機構,覆蓋人群近百萬,服務人次246萬,交易金額45億元。
而這,不過是四川天府銀行在踐行普惠金融過程中貼近市場、細分客群,面向廣大客戶精準投放金融產品、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行聚焦產品設計,針對不同需求,實行差異化服務,定制特色化產品,有力地推動了普惠金融落地見效。在產品創新的帶動下,2019年末全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速達28.32%。
疫情防控期間,結合監管部門多項政策和四川省推進“5+1”產業金融體系建設2020年重點工作,四川天府銀行以“熊貓支小貸”、“天府惠家貸”、“銀稅通”、“政采貸”等拳頭產品為抓手,全面支持“5+1”現代產業和疫情防控相關企業:
為滿足中小酒店短期的運營資金需要,投放“煥新貸”;針對醫院供應商、口罩生產廠家對抗疫物資的緊急采購需要,以“政采貸”產品支持其及時完成采購;加快與龍頭飼料生產廠家的系統平臺搭建,為中小養殖戶提供全線上信用采購貸款“好養貸”,解決其因疫情導致銷售不暢而資金回籠慢影響后續養殖的問題;基于民辦幼兒園、職業院校等教育機構受疫情影響遲遲不能開學導致運營資金短缺的困境,推出貸款期限最長三年的“助校貸”……
此外,天府銀行還積極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今年6月27日成功入選四川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合作機構,成為省內唯一一家入選合作的城市商業銀行。近期,又成功入圍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中心“天府科創貸”合作銀行,通過銀政合作,實現對全行全省范圍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從業人員精準營銷,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貴、融資難、融資不暢問題。
“下一步,我們的戰略布局主要聚焦于‘四個特色銀行’建設?!碧旄y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銀行多年來深耕中小企業實踐,該行將推進“健康特色銀行”“家庭特色銀行”“黃金及貿易特色銀行”“科技特色銀行”建設,聚焦聚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升級為中小企業、廣大民眾的專業化服務能力。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