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收放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銀行對龐大金融科技投入顯得力不從心,銀行半年報數據和校園招聘人數等指標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校園招聘銀行金融科技崗位數量明顯下降。以農業銀行為例,總行科技類直屬機構計劃招聘376人,去年同期為836人,降幅約為55%。
同時,半年報數據顯示,招商銀行和光大銀行對信息科技投入分別下降2.87%、4.44%。
9月22日,總部位于北京的某外資金融咨詢頭部公司業務主管對財聯社表示,去年下半年來,不少國內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就開始收縮。主因還是經濟大環境放緩,銀行營收受到壓力所致。相信下一步經濟恢復之后,金融行業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會逐步恢復之前的狀態,大方向應該不會改變。
9月21日,招商銀行相關人士表示,招行對科技的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在3.5%左右,這一比例已經寫入招行的公司章程,不會輕易改變。同時今年還增聘近6000人的科技隊伍,保持人才不斷層,為大環境轉變做好人才和技術的儲備。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兩家上市銀行掌舵者均換成科技出身的干部,他們分別是剛升任江蘇銀行黨委書記的行長葛仁余,剛獲任職資格的九江銀行董事長周時辛。
金融科技投入分化?
招行發布2023年半年報。半年報披露,報告期內,招行營收1784.60億元,同比下降0.35%,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757.52億元,同比增長9.12%。
據半年報信息,今年上半年,招行信息科技投入52.06億元,同比下降2.87%,占營收的3.21%,下滑0.05個百分點。
不過,報告期末,招行累計立項金融科技創新項目3494個,累計上線項目2687個,上半年新增立項252個,新增上線項目237個。
半年報還顯示,招商銀行和光大銀行對信息科技投入分別下降2.87%、4.44%,不過,興業銀行和渤海銀行科技投入分別同比增加44.4%、4.89%。顯示銀行對金融科技投入出現分化,并未相向而行。
萬得數據顯示,2022年年報中,六大行和股份行金融科技投入就已經出現分化,同比增長數據來看,增速最高的是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和民生銀行分別為32.93%、29.65%和22.48%,最低的三家分別是建行、平安和工行,同比分別增長-1.21%、-6.15%和0.91%。
零壹智庫報告認為,2022年國有六大行投入總計1165.49億元,十大股份制銀行投入總計647.68億元,多家中小銀行未披露金融科技投入具體數額。整體來看,部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呈現負增長,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增長幅度有所減緩。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招行、中信和興業的科技投入增長較快,其余的股份制銀行增長緩慢,平安銀行增長最為緩慢,2021年金融科技投入增長2.40%,2022年出現負增長;渤海銀行投入規模一直較小。
對于平安銀行等銀行金融科技投資放緩的情況,上述外資咨詢公司業務主管認為,前幾年平安銀行包括平安集團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比較大,盤子鋪的很大,從成本效益和目前經濟環境等因素來平衡,平安收縮的幅度也是最明顯的機構之一。
金融科技轉型趨勢未改
財聯社記者觀察到,在銀行決策層面,金融科技的轉型和重要性并未衰減。
近日,建行董事長田國立近日撰文稱,數字化金融將徹底改變銀行的組織結構和工作形態。銀行將成為用金融資源支持和參與創新的平臺,解決社會問題的平臺。銀行不再只是精英人才的工作場所,它是年輕人學習和創新的平臺。
上述招行人士還表示,招行堅持將金融科技投入比例寫入章程來執行,今年不僅不縮編技術人員反而繼續增加人手,儲備人才,某種程度也是基于對金融科技發展趨勢的認知和招行自身經營現狀的基礎。
與此同時,科技型干部在銀行高管層的地位日益提升。
9月21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西監管局網站披露,核準周時辛九江銀行董事、董事長任職資格,同時核準肖璟九江銀行副董事長任職資格。
履歷顯示,周時辛現年51歲,1995年7月獲得江西財經大學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學位后一直在農行系統,曾任農行江西省分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同日獲批的副董事長肖璟為九江銀行行長,在工商銀行軟件開發中心工作近15年后,加入九江銀行擔任首席信息官,其后成為上市銀行中少見的科技條線出身的行長。
無獨有偶,9月19日,公開信息顯示,58歲的江蘇銀行行長葛仁余以新任黨委書記的身份會見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數字金融軍團CEO曹沖一行,有望接掌江蘇銀行。年報顯示,葛仁余曾長期在建行江蘇省分行任職,從計算機處科員開始一直在科技條線任職,直至從江蘇銀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升任首席信息官、分管副行長、行長。
金融科技除了業務需求推動,行業更新迭代的剛需對金融科技投入有支撐。上述外資咨詢公司業務主管承認,近兩年信創政策和產業的興起,對外資金融軟件和硬件公司在國內的業務比重有較大的影響。
近期,國聯證券劉雨辰團隊發布報告認為,2012-2022年我國銀行業的IT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由121.7億元增長至648.8億元,10年CAGR為18.2%,整體來看,在銀行核心系統升級改造、國產替代進程加快以及數字化轉型需求旺盛等因素的推動下,銀行業的IT解決方案市場規模有望再上臺階。
國聯證券報告認為,國外廠商在我國數據庫市場的份額由2020年的52.6%降至2021年的35.9%,預計后續在金融機構軟硬件國產化替代的進程不斷推進下,金融機構的IT投入規模還有望繼續加大。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