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監管部門要求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全部關停,并于近期退出市場”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國內首家比特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日前發布公告稱,比特幣中國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即日起停止新用戶注冊,并將于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業務。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之后,改變了虛擬貨幣的“野蠻生長”態勢。
早在2013年,五部委發布的《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中,明確了比特幣為“網絡虛擬商品”,而不是貨幣。此次《公告》進一步指出,代幣發行融資中使用的代幣或“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與此同時,《公告》還強調,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的非法公開融資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9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發文提醒,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缺乏明確的價值基礎,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立即報案。
在國際上,今年以來已經暴漲300%多的比特幣也越來越受到質疑。上周,摩根大通CEO戴蒙稱比特幣及整個數字貨幣業是“一場騙局”,與17世紀的郁金香泡沫一樣。他強調“比特幣不是真實的東西,它被嚴重投機”。目前,歐盟、英國等多國政府已開始研究打擊利用比特幣犯罪活動的方案,并積極展開行動。
顯然,人們對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認識逐漸清晰并趨于一致,即它只是一種可以炒作的資產,對實體經濟發展沒有任何用處;比特幣幣值高度不穩定,且不能隨著實體經濟發展不斷同比例增加供應。即使作為虛擬資產,由于它缺乏實際兌換價值,且自身價值不以“貨幣錨”為基準,它的價格震蕩是沒有邊界的,盲目投資者可能血本無歸。
中國嚴厲打擊ICO(首次代幣發行),主要是該行業已經迅速膨脹并演變成瘋狂的賭博以及大規模的詐騙。借助比特幣的暴漲神話,ICO也炒作短期翻十幾倍或上百倍的創富故事,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個行業,從事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而貪婪的散戶投資者夢想一夜暴富,形成了一個急速膨脹的市場。
這種投機已經成為一股“不穩定的力量”,與互聯網金融欺詐類似,對人民群眾的資金安全以及金融市場穩定都構成了現實威脅。對其進行嚴厲打擊并取締,正當其時。
比特幣是一種全球矚目的虛擬貨幣,作為一種數字貨幣的嘗試,在各國都處于監管上的灰色地帶。但是,在中國,有人將比特幣的小眾試驗變成了一場瘋狂的投機。目前,中國在全球比特幣交易中約占23%的份額,擁有全球最多的挖礦機與礦池,并正在吸引更多的人進入。
我們應該反思的是,為什么一些國人如此喜歡將某種資產迅速泡沫化。這幾年我們經歷了股市泡沫、地產泡沫以及互聯網金融泡沫等,有人還一窩蜂地炒蔥姜蒜、茅臺等等小商品以及大宗商品,一個接一個,無法停息。其中的原因,或許是中國過多的貨幣找不到投資的出口,一旦有一個狹窄出口并形成羊群效應,就會迅速泡沫化。這說明我們的金融市場不能滿足投資需求,但更主要的是,國內投資者對回報率有不切實際的追求。
這主要是由于地產暴漲以及一夜暴富的神話太多。追求過高收益率的心理很容易被利用來當做韭菜。這是很多人在互聯網金融投資中遭受欺詐的原因。當然,對高回報率的追求或許是對資產泡沫和通脹的一種反應,因為不追求高回報率,就可能跑不贏CPI與房價。
因此,在及時制止ICO及代幣交易之后,監管部門還需要審慎防范可能以其他形態出現的非理性投資;更為重要的是,大力降杠桿,抑制資產泡沫,緩解人們對于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上漲的擔憂。
1024你懂的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五月丁香合缴情网_99爱之精品网站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