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騰訊金融云國產化戰略峰會上,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現代金融業務天然以“數字”形態存在,金融業也是最容易通過數字科技,實現創新發展的行業之一。
過去十幾年,金融與數字科技深度融合,產生了移動支付、互聯網銀行等全球領先的創新應用。同時,科技行業在大數據、數據庫與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領域的能力不斷增強,也為金融行業更深層的自主創新,創造了條件。
在金融核心系統中,國產基礎軟件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一方面意味著更低的成本、更快速的服務響應;另一方面,以分布式為基礎的架構,也為金融行業的靈活創新和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數字基座。
湯道生指出,現在金融行業的線上服務場景越來越豐富,與衣食住行不斷融合,數據規模也在激增。用戶對金融的需求越來越即時化、個性化,相應的金融產品、渠道和營銷也要更靈活多樣。這對底層數據系統的性能、容錯性、靈活性、彈性,提出很高的要求。
而傳統IOE軟件和集中式架構,很難滿足快速創新的要求。以前,上線一個營銷活動或者新功能,需要4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改成云原生的分布式架構后,從需求策劃到落地,只要3周就可以完成。
另外,傳統IOE架構的成本非常高,頭部機構一次擴容的成本,往往高達數億元。而采用國產軟件,擴容可以逐步投入,整體的成本也大幅降低。
據湯道生介紹,騰訊云目前已經基于云、數據庫、安全、AI等能力,打造了自主可控的全棧產品體系,并已與中國人民銀行、六大國有行建立了友好的合作關系,客戶覆蓋頭部商業銀行中的90%、所有的TOP10券商,以及十二個大型保險集團中的7家。
具體而言,首先,騰訊云以數據庫、云平臺以及自研操作系統TencentOS為底座,為金融核心系統的自主創新打造了基礎設施;其次,除了云、操作系統與數據庫外,騰訊云也研發了自主可控的大數據平臺TBDS;此外,依托云技術和AI能力,騰訊云還從AI平臺、AI應用及AI基礎能力三個方面,支撐金融機構,提升業務智能化水平。
湯道生表示,金融信息系統是一臺復雜運行的機器,不同產品齒輪的精準咬合,才能讓機器有序運轉。在其看來,產品的開放兼容,和產品本身一樣重要,所以,騰訊產品一貫堅持高度的開放和適配能力。目前,騰訊云的產品體系可以全面適配鯤鵬、海光、飛騰等“國芯國魂”。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