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銀保行業今年首份2023半年度ESG報告出爐。
9月5日晚,工商銀行(601398.SH)正式發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半年度社會責任(ESG與可持續金融)專題報告》(簡稱“ESG專題報告”)。
報告分為治理與可持續風險管理、境內機構可持續金融、綠色金融、境內普惠金融、境內機構隱私與數據安全、境內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人力資本發展、ESG 績效八個部分。
其中,工商銀行重點披露了境內機構可持續金融和綠色金融等領域的數據,尤其是在專精特新和新能源產業鏈方面的投貸情況。
專精特新貸款余額、增量創歷史新高
報告顯示,在境內機構可持續金融領域,工商銀行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金融服務力度,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增量創歷史新高。
2023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在境內分行KPI考核中進一步提高專精特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考核內容和考核權重。印發《2023年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評價指引》,要求科創中心發揮引領示范作用,聚焦專精特新企業做好金融服務。
此外,工商銀行還印發《關于做好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優化一般法人客戶準入管理、審查審批和信貸服務模式,加大業務資源保障,加大營銷費用支持和費用減免力度等優惠政策,優先保障專精特新企業信貸規模,全面提升對專精特新企業的資源保障力度。
報告期內,工商銀行推動將經營快貸場景下專精特新企業的信用貸款限額由3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支持分行加快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優質、精準金融供給。
截至報告期末,工商銀行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2255.50億元,較年初增加428.39億元。
新能源產業鏈投資規模持續提高
而在綠色金融投資領域,工商銀行及其子公司在新能源產業鏈上的投資規模持續提高。
報告期內,工商銀行全資子公司工銀投資在新增投資中,新能源發電及其上游等綠色金融領域投資金額31.18億元,占上半年投資金額比例33.48%,較2022年末比例提高6.88個百分點。其中,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產業鏈板塊投資金額23億元,占比27.60%,較2022年末相比提高16.52個百分點。
截至報告期末,工銀投資在綠色金額領域的投資余額496.25億元,占比26.39%,較2022年末相比提升5.06個百分點。
此外,截至報告期末,工商銀行控股子公司工銀瑞信旗下公募基金持有綠色經濟產業板塊投資標的股票市值達515.8億元,主要分布于新能源汽車、儲能、光伏、風電、環保等多個細分子行業;持有綠色經濟產業板塊可轉債32億元、信用債268億元。
截至目前,工銀瑞信共發行15只以生態環境、新能源、碳中和等為投資方向的ESG主題基金,總規模約為421.97億元。
銀保行業披露ESG報告企業僅占2成
公告信息顯示,自2020年開始,A股上市銀行和保險企業已陸續開始披露ESG報告。2020年3月,中國人壽披露了A股保險業的第一份ESG報告;2021年3月份,工商銀行披露了A股銀行業的第一份ESG報告。
但目前A股銀保行業的ESG報告披露程度并不算高。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截至目前,A股市場42家上市銀行中僅10家披露過ESG報告(年度報告或半年度報告,下同);而8家A股保險企業中,僅有中國人壽一家披露過ESG報告。整體來看,A股銀保行業披露ESG報告的公司占比僅為2成左右。
上述10家披露過ESG報告的銀行中,國有行中也僅有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兩家,股份制銀行僅民生銀行一家。
其中,能披露半年度報告的,僅工商銀行一家。值得一提是,今年也是工商銀行連續第三年發布半年度ESG專題報告。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隨著全球市場對企業ESG信息披露的需求不斷增長,我國資本市場對ESG逐漸重視,相關規定也逐漸確立起來。
2022年4月15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2022)》,首次將ESG納入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的溝通內容中。上交所與深交所也于2022年年初修訂《股票上市規則》,明確了社會責任報告等非財務信息的披露要求。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