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金融監管總局公司治理司《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目標 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專欄文章。
文章指出,公司治理司將學習宣傳貫徹會議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按照金融監管總局黨委部署,結合公司治理監管工作實際,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目標,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全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堅決做到“長牙帶刺” 全面加強金融監管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
在踐行“五大監管”方面,公司治理司表示要緊扣“五大監管”主題,以公司治理為主線,堅決做到“長牙帶刺”,著力提高監管的前瞻性、精準性、有效性和協同性。
一是加強對保險集團和金融控股公司的機構監管。研究建立規則趨同或統一的金融集團非現場監管框架,強化股東和董監高人員資質要求。明確金融控股公司功能定位,嚴格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二是加強股東行為監管。以公司治理監管評估促進治理行為規范化,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在股權管理、關聯交易、內控合規、信息披露等領域提高管理能力。三是加強公司治理功能監管。研究制定健全金融機構治理的指導性文件,制定發布銀行保險機構股東股權、關聯交易等監管制度規則,扎牢制度“鐵籬笆”。四是加強股權穿透式監管。建立全鏈條穿透監管機制,細化股權穿透監管標準,加強股東監管與市場準入、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的聯動,加強對股東入股資金、關聯關系、股權結構的穿透審查。五是加強持續監管。強化覆蓋機構全周期、業務全過程、治理全鏈條的動態監管,推動監管系統互聯互通和優化升級,做好數據指標監測分析,提升風險的識別與監控能力,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
統籌公司治理功能監管和保險集團、金融控股公司機構監管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推動金融“五篇大文章”高質量發展方面,公司治理司表示,將統籌公司治理功能監管和保險集團、金融控股公司機構監管,堅持系統觀念、綜合施策,全力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是健全法人治理,明確服務實體經濟的機構定位。推進發揮董事會在戰略決策中發揮核心作用,明確市場定位和發展目標,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將環境、社會、治理理念融入機構運作全流程。二是發揮保險集團服務實體經濟和維護金融穩定的積極作用。推動保險集團積極發揮頭雁作用,引領行業堅守定位、回歸本源,強化內涵式發展,提升保障水平,增強產品服務的針對性、普惠性、便利性。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發揮保險業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三是發揮金融控股公司綜合化金融服務功能。推動金融控股公司牢固樹立高質量發展理念,進一步理順治理機制,增強集團管控能力,在戰略定位、組織架構和管理條線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在做好風險隔離的基礎上,為實體經濟提供綜合化、多樣性金融服務。
防范化解保險集團特有風險 做好產融風險隔離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要以全面加強監管、防范化解風險為重點,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公司治理司在文章中表示,將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一是緊抓公司治理“牛鼻子”。強化公司治理領域問題整改督導力度,推動形成“風險預警—問題整改—早期干預”的工作閉環。緊盯“關鍵人”“關鍵事”,推進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公開常態化,嚴肅市場紀律。二是防范化解保險集團特有風險。督促保險集團加強保險主業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避免業務端盲目激進擴張,防范利差損和信保等重點業務風險。定期開展保險集團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現場評估,切實加強資本約束。強化聚焦主業的經營導向,加強非保險子公司和重大股權投資管理。加強集團風險管控,通過風險傳染專項審計查擺問題,防范內部風險傳染。三是做好產融風險隔離。督促金融控股公司加強金融企業與非金融企業之間、各金融機構之間“防火墻”建設,堅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必須管風險”,加強與其他金融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監管協同,防止產業資本在金融領域無序擴張。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