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牢牢把握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做好相關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來源:攝圖網)
而在這其中,科技金融被列為五篇大文章之首,從后續中國電子銀行網觀察到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落實五篇大文章的實際行動看,科技金融也確實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業務的發展離不開組織的保障,從頭部銀行的組織架構調整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在2024年完成了科技金融中心的設立。時間拉回到2024年1月12日,中國工商銀行科技金融中心在北京成立,工商銀行表示,將從完善組織架構、強化重點領域服務、優化金融供給、加強風險管控與機制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助力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
無獨有偶,時隔三個月,中國銀行在北京成立科技金融中心,中國銀行表示,科技金融中心成立是該行優化科技金融組織體系、統籌規劃科技金融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的又一有力舉措。
從公告看,中國銀行設立的科技金融中心還同步下沉到分支機構。中國銀行表示,將結合國家區域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布局,在廣東、江蘇、上海等24個省市分支機構同步設立科技金融中心,并在部分科技資源集聚區域重點打造科技金融專營支行或特色網點,整體構建“總-分-支”科技金融多層次組織體系,打造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梯隊。
而農業銀行則在2023年報中披露了區域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的情況。農行年報顯示:在區域創新高地設立19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圍繞新客群、新架構、新生態、新政策、新產品、新創投、新保障等方面,加快打造科技金融“七新”服務體系。在各地高新區、經開區、科技園等科技創新集聚地,成立200余家科技金融專營機構。
除了組織架構調整外,透過2023年度上市銀行的年報看,六大國有商業銀行都對科技金融著重進行了信息公布。近日據中國電子銀行網觀察,六大行管理層在密集闡述各自的科技金融發展戰略,由此可見,科技金融穩坐五篇大文章“一哥”寶座。
那銀行發展科技金融的著力點又在哪呢?通過翻看銀行年報和最近銀行發展科技金融的報道,“生態圈建設”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高頻出現在相關文稿中。
中國銀行2023年報就披露了其構建股權投資“生態圈”和深化銀政合作生態圈的情況。在構建股權投資“生態圈”方面,以股權直投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兩種方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股權投融資服務。對接100余家專業投資人,聯動證券交易所等各合作方,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認股安排、上市培育等股權投融資顧問服務。持續深化銀政合作方面,該行積極構建科技金融生態圈,聯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發布中銀—火炬“創新積分貸”、舉辦“走進高新區”活動;不斷延伸科技金融生態圈半徑,強化“中銀科創+”品牌形象。
建設銀行則于近期在人民網發表了題為《中國建設銀行 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效 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文章,文中建行披露了共建科技金融生態圈的業務實踐。例如,依托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國有創投機構、科技園區等科創平臺,建設銀行創新合作模式,實現對優質科技型企業投融資服務的主動對接、精準適配,擴大科技金融服務覆蓋面。
以生態服務生態是建設銀行服務科技型企業的創新路徑。依托企業網銀、官方網站等自有渠道,建設銀行搭建“科創專區”線上平臺,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政策解讀、產品介紹、在線融資等一站式、專業化、綜合化服務;創新以“科技創港”為載體的“線上+線下”科技型小微企業綜合服務機制,聯合政府、高校、社會資源,提供創業孵化、信貸投資、創投服務、產業對接等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支持科技工作者創業創新,服務科技型企業早發現、早培育、早轉化。此外,建設銀行還與北京證券交易所聯合舉辦“創新型中小企業成長之路—融資”專題培訓活動,與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證指數公司合作編制中證建行科技創新領先(長三角)指數。
從公開的信息看,交通銀行的科技金融生態圈建設聚焦在產業生態鏈的建設上面。交行充分發揮金融的橋梁紐帶作用,圍繞與科創企業緊密相關的產業鏈、科創圈、科技園,首創“三大場景生態”。在產業鏈場景中,“科創易鏈”聚焦強鏈補鏈延鏈,通過嵌入核心企業供應鏈平臺和自建平臺,構建“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全流程閉環,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擴展至上下游供應商,提供“一點觸達、秒級放款”的極致融資體驗。在科創圈場景中,“科創易智”為專業投資機構和科技型企業搭建“蘊通e智”平臺,并引入科研院所等主體,建立政策、資源、信息共通互享的科技金融“朋友圈”。同時,通過引流機構資金、引薦金融服務、引進顧問咨詢、引入科研智慧、引導企業戰略,做大金融資源的乘數效應。在科技園場景中,“科創易園”通過提供“一園一策”差異化金融服務,深度參與園區共建和運營管理,精準服務園區管委會、入園企業及員工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既有效支撐園區軟硬件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更助力做好招商引資、企業孵化培育。
郵儲銀行同樣將生態圈的目標錨定在資本圈,郵儲銀行在2023年報中披露其積極拓展資本市場朋友圈,著力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投商行一體化服務。與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建立合作關系。2023年8月4日,郵儲銀行與深圳證券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在產融對接服務、企業上市培育、綜合金融服務、產品研發設計、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持續開展合作,共同舉辦郵儲銀行-科融通專場融資路演活動,針對性滿足企業股權融資需求,助力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
此外,郵儲銀行還攜手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共同舉辦“同舟‘工’濟、助企‘郵’我”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專項活動,雙方首創聯合組建“專精特新融資服務專員”隊伍,充分發揮服務專員“政府+金融”資源優勢,作為政策落實的“宣傳員”、金融服務的“特派員”、政銀合作的“聯絡員”,深入各類服務場景。
就在近期,央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圍繞培育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市場生態,提出一系列針對性舉措。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工作方案》圍繞科技金融的多項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培育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市場生態,不僅有助于系統化賦能科技型成長企業、持續優化金融服務成效,而且有利于銀行業機構從全局視角著眼,針對科技型企業的具體需求提供精準服務。
科技金融生態圈為何如此重要?
對此問題,文心一言的回答筆者認為頗為精準,這位“專家”表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傳統以銀行信貸為核心的投融資體系難以滿足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新興經濟的需求。構建科技金融生態圈有助于開辟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滿足科技創新型企業不同階段的資金需求。通過科技金融生態圈的建設,可以更加精準地匹配資金需求和供給,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還可以引導金融機構從關注企業盈利、實物抵押物的審批模式,向判斷企業科創能力、專利獲取等審貸模式轉型,進一步降低風險和成本。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