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雙碳”戰略的驅動下,威海銀行將綠色金融作為服務實體經濟重要抓手,構建起涵蓋綠色技術研發、場景應用、產業轉型等全周期服務矩陣,通過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創新金融工具應用,精準對接區域特色化綠色發展需求,持續為區域經濟綠色轉型注入金融活水,在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架起暢通的金融橋梁。
在淄博,威海銀行向山東某藥業公司發放4500萬元可持續掛鉤貸款,成為將融資成本與節水效能深度關聯的創新案例。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的全球頂尖注射劑車間通過數字化管控實現生產耗水大幅降低。威海銀行基于這一顯著特點,創新設計“基準利率+動態調整”定價機制:若上述企業2025年半年度數據較基準值下降5%,即可觸發5個基點的利率優惠。這一創新舉措成功構建了“節水增效-成本優化-資本反哺”的良性閉環生態,為高耗水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在天津,威海銀行創新發放“雙登記碳配額質押+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為某企業提供了800萬元流動資金支持。在了解到企業的大量碳資產亟待盤活后,威海銀行創新性通過央行征信系統與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完成雙渠道碳配額質押登記,保障了押品處置的可控性,筑牢了合規風險防線。與此同時,威海銀行將貸款利率與企業減排成效進行深度綁定,若貸款期內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基數下降10%,即可享利率優惠,將節能減排成果直接轉化為“碳收益”,探索出了一條市場驅動型的綠色轉型新路徑。
在威海,一農業發展公司受行業結算模式影響,面臨著嚴峻的資金壓力:上游客戶要求現款結算導致采購資金支出集中,而下游客戶回款周期長達6個月,造成現金流持續緊張。同時,企業可用抵押資產有限,傳統融資渠道受阻,發展受到制約。針對這一困境,威海銀行通過深入調研,與企業充分溝通后,創新授信方案,成功發放950萬元綠色貸款,專項用于苗木培育與采購。該方案不僅緩解了企業的短期資金壓力,還支持其構建“育林—固碳—增收”的循環發展模式,在解決融資難題的同時強化了生態效益,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同期,威海銀行重點支持聊城某塑膠科技公司的3億元綠色項目貸款也成功落地。該企業貸款資金主要用于9.36萬噸氯化聚乙烯和20萬噸聚合氯化鋁生產,聚合氯化鋁作為高效凈水劑,較傳統產品節省30%用量及40%成本,投產后將推動我國水處理技術邁入國際前列。
“與綠色共生,與城市共暖”。站在新起點,威海銀行將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金融創新賦能生態保護與產業升級,持續擦亮“綠色金融”品牌,在服務實體經濟“五篇大文章”中展現更大作為,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共贏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