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互聯網金融電訊。
繼去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簡稱“央行”)提出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后,目前央行對法定數字貨幣的最新態度轉為相對負面和謹慎。
2017年4月27日,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在“人民幣全球城市對話”上介紹了央行開展數字貨幣,尤其是法定數字貨幣研究的情況。
范一飛指出,目前的研究表明,未來的法定數字貨幣有多種不同的發行流通方式可供選擇。法定數字貨幣可能對經濟和社會各個方面帶來深刻影響,包括對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帶來潛在負面影響,因此中央銀行需要對法定數字貨幣的政策框架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同時也要加強對民間數字貨幣的觀察及監管。
業內人士告訴金小鯨,可能推出的法定數字貨幣畢竟和運營至今的法幣系統相比是兩套差別很大的系統。想要推出法定數字貨幣版會很大影響到原有法幣系統,甚至影響整個中國金融體系,監管的態度極其謹慎也是可以理解。
對于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方式,央行科技司副司長兼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姚前在近日的《清華金融評論》上有較為詳細的撰文描述。
姚前表示,從發行方式上來說,發鈔行可以是央行,也可以是央行授權的發鈔機構(例如港幣發行模式)。僅作學術探討。
在中央銀行集中統一發行數字貨幣的環境下,商業銀行銀行庫中的數字貨幣屬于商業銀行的資產,中央銀行的負債;商業銀行客戶賬戶中的數字貨幣則屬于客戶的資產,中央銀行的負債??蛻糁g點對點交易數字貨幣,由央行數字貨幣發行系統進行交易確認與管理,央行承擔交易責任;交易電子貨幣,則和現有流程一致,通過央行跨行支付系統、商業銀行核心業務系統完成。
在央行授權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環境下,商業銀行銀行庫中的數字貨幣屬于商業銀行的資產,發鈔行的負債;商業銀行客戶賬戶中的數字貨幣則屬于客戶的資產,發鈔行的負債(發鈔行不見得就是賬戶行)??蛻糁g點對點交易數字貨幣,由法定數字貨幣發鈔行進行交易確認與管理(誰發行誰管理),央行承擔監管責任;交易電子貨幣,則和現有流程一致,通過央行跨行支付系統、商業銀行核心業務系統完成。
央行早在2014年成立了專門的數字貨幣研究團隊。
央行在2016年1月曾公開宣布盡快推出數字貨幣,隨后央行行長周小川又通過財新對數字貨幣進行了詳細闡述。周小川指出,數字貨幣作為法定貨幣必須由央行來發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和交易,都應當遵循傳統貨幣與數字貨幣一體化的思路,實施同樣原則的管理。這也就說,Q幣之類肯定不行。
隨后在2017年3月央行科技工作會議上,范一飛強調,今后一段時期,央行科技工作應以建設數字央行為目標,構建以大數據為支撐的央行決策平臺、以分布式系統為核心的央行服務平臺、以數字貨幣探索為龍頭的央行創新平臺。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互聯網金融電訊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