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驅動下,有相當一部分金融業務朝著“人工智能”的方向轉變,智能投顧、大數據風控等技術從概念走向成熟,并開始商業化,人工智能正深刻改變金融行業格局。
在證券時報日前舉辦的“2017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上,佰仟金融創始人、董事長劉實、包銀消費金融總經理王蓉暉、拉卡拉金融總裁王國強、中銀消費金融副總經理章濤及招聯金融首席市場官謝云立圍繞消費金融現狀及人工智能如何助推消費金融發展展開討論。
消費金融邁入紅海
從2010年試點,到2014年消費金融管理正式出臺,再到之后持牌與非持牌機構的迅猛發展,消費金融已走過七個年頭,這七年間,消費金融有著怎樣的發展?現在正面臨怎樣的局面?
對此,劉實表示,業內通常把2015年稱為消費金融元年,而從去年至今,這個行業的競爭進一步加劇?!爸袊魏涡袠I從藍海到紅海都是快速迭代的過程,消費金融的發展仍停留在初期階段,消費信貸的人均滲透率相比成熟市場還有很大差距,今年會進入更加有序快速的發展階段,而且這一階段至少會持續2~3年時間?!?/P>
王蓉暉對上述說法也表達了認同,她表示,消費金融目前仍是增量市場,關鍵看業內持續的發展能力?!皬慕衲甑慕鹑诠ぷ鲿h上來看,發展與規范同步進行。2015年是鼓勵創新、快步發展的階段,現在是創新與風險再平衡階段?!?/P>
王國強則表示,做金融不能脫離金融的本質,未來不僅是消費金融公司、銀行卡公司,還有小貸公司,都會面臨對資本金的要求,對于金融的規范會成為金融領域的主旋律。
章濤介紹道,中銀消費自2010年成立至2017年,經歷了業務線從簡單到復雜,從線上為主到線上線下比翼齊飛的過程。無論是紅海還是藍海,至少現階段能在崇山峻嶺中看海,還可以上船到海洋里去。
“現在來看,整個市場總量發展速度依然很快,從競爭的角度已經看到紅海的出現?!敝x云立表示,另一方面,消費金融市場的風險也在逐漸暴露。
AI將如何落地?
在消費金融從藍海向紅海邁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什么方式提升行業競爭力?人工智能在消費金融領域會出現怎樣的應用?
劉實表示,AI讓金融的門檻越來越低。他介紹,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分為以下部分:專家系統、圖像識別、機器人和自然語音、智能客服、智能審批、審核、語音識別、活體人臉識別以及反欺詐方面的應用。
“未來金融的競爭在于兩方面:一是金融產品不斷提高效率,控制風險,盡可能降低成本;二是AI技術的普及和不斷進步,讓金融產品慢慢變成基礎產品。未來金融差異化的競爭將體現在科技如何應用在金融上?!眲嵳f。
王蓉暉則表示,人工智能ABC構成了消費金融的基礎設置,A指的是AI,B為大數據,C是云。在以往沒有這些科技手段的時候,做消費金融像跑在鄉間小路上,現在則是跑在高速公路上。
王國強分析,AI對于所在公司而言最直觀的影響在于風險成本,風險成本分為反欺詐成本、欺詐成本和征信成本。如果人工智能能貫徹到金融的初段到末端,把客戶從獲取到經營的全生命周期都涵蓋進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AI的概念很廣泛,并非指某一項特定的技術,在中銀消費內部分為基礎性應用和探索性應用,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是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不過,人工智能的概念也存在過度炒作的現象?!闭聺f。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