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銀行股繼續上漲,尾盤四大行更是加速上漲,帶動滬指再創兩年新高。截至收盤,張家港行漲停,建設銀行大漲7%,工商銀行大漲6.1%,農業銀行上漲3.55%,三大行均創出歷史新高。從目前看,五大行中還有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未能突破2015年年中高點。
年初以來整體強勢
自年初以來,A股銀行板塊現集體走強態勢,內地銀行指數至今大漲約10%,個股全線翻紅,建設銀行、南京銀行、中信銀行、工商銀行漲幅都超過15%,漲幅超過10%的銀行股高達12只。
對于銀行股走勢,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稱,“銀行股作為估值最低的藍籌股,近期走勢強勁,反映了資金向白馬龍頭股集中。銀行股業績穩定,估值低,成為大資金配置的方向,后市依然看好?!?/P>
進入1月,銀行股陸續發布2017年度業績快報,目前已有常熟銀行、浦發銀行、江陰銀行、吳江銀行、興業銀行、杭州銀行、張家港行等銀行發布了業績快報。
首家披露業績快報的是常熟銀行。截至去年末,該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2.67億元,增長21.71%。吳江銀行和無錫銀行凈利潤增速也實現兩位數增長,凈利潤分別為7.31億元和10.0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46%和12.13%。
此外,浦發銀行去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2.40億元,同比增長2.15%;興業銀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3.71億元,同比增長6.54%。
業內繼續看多四大行
根據WIND統計,目前25家上市銀行股依然有8家股價低于去年三季度末的凈資產,即市凈率低于1倍,包括交通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上海銀行。
業內普遍認為,銀行業估值從2008年初的3.81倍市凈率滑落至此前的0.94倍左右,而當前板塊的基本面已有了較大改善。對于銀行板塊,大多業內人士依然看好四大行。
中銀國際銀行業分析師勵雅敏表示,行業基本面在息差回升以及資產質量持續轉好的背景下,凈利潤增速將從去年5%的水平提升至7.7%,陸續落地的監管新規對銀行資負帶來的調整壓力在去年已有反映,今年邊際減弱。目前行業對應2018年動態市凈率在1倍左右,低于近幾年高點和可比海外同業水平,看好四大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
天風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指出,息差與不良拐點帶來上市銀行業績反轉正逐步成為市場共識,銀行股配置價值正不斷得到市場認可,特別是保險、外資、銀行理財股票委外等配置型資金。業績改善及估值體系重構將有望支撐A股銀行板塊估值有望回升至1.3倍市凈率,建議關注四大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等。
中金公司表示,中資銀行已經進入由資產質量、盈利反轉所推動的重估第二階段,即水漲船高。中資銀行的監管、負債壓力被高估,盈利彈性、估值上限被低估。向前看,H股空間好于A股,同時重點關注資產負債表大幅調整的中小銀行。
年內漲幅前五名銀行股
代碼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601939建設銀行 16.9271
601009南京銀行 16.7959
601998中信銀行 16.1290
601398工商銀行 15.0000
601128常熟銀行 14.7265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