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的一項重要金融實踐,普惠金融日益受到重視。我國已將普惠金融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出臺《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普惠金融發展鋪就肥沃土壤。在國家政策和監管部門的大力推動下,銀行業金融機構近年來紛紛加快布局,發力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成為新的藍海。
興業銀行始終重視普惠金融的研究與實踐,將“寓義于利”社會責任實踐觀與普惠金融理念深度融合,在我國股份制銀行中率先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打造差異化優勢業務,持續在社區金融、養老金融、綠色金融、小微金融、銀銀平臺、消費金融等領域深入探索,走出了一條興業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
體制先行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健全組織架構體系??傂袑用娉闪⑵栈萁鹑诠ぷ黝I導小組和普惠金融事業部,統籌推動全行普惠金融業務發展。分行層面明確由零售金融部牽頭負責轄內普惠金融業務的組織推動,同時將全行2000多家的同城支行特別是社區支行作為普惠金融的主陣地和橋頭堡。
完善配套管理機制。圍繞監管“五?!苯洜I要求建立健全專門的綜合服務機制、統計核算機制、風險管理機制、資源配置機制、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完善“1+N”普惠金融服務體系,積極推進普惠金融特色形成與實踐落地。
塑造差異化普惠金融特色樣本
小微金融為實體經濟賦能。瞄準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點、痛點,興業銀行持續推動服務重心下沉,不斷提升小微金融戰略地位,建立健全小微金融服務模式和產品體系。完善小微企業專營機制建設,全面構建具有興業特色的小微企業專屬組織體系、業務流程、風險技術、產品序列、激勵約束和資源配置;搭建小微專屬產品體系,相繼推出“小微三劍客”“循環貸”“e系列”、“創業貸”“興業管家”“誠易貸”“快速經營貸”等產品,著力解決小微企業擔保難題,降低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強化集群營銷模式,以供應鏈集群、電子化集群、第三方擔保平臺集群、區域特色行業及產業集群為導向,解決單個企業抵押擔保難、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進一步改善企業融資環境,提升信貸業務辦理效率;創新股債結合融資模式,布局集“結算理財、債權融資、股權融資、顧問服務”為一體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支持科創型小微企業成長直至上市。截至2018年6月末,監管考核口徑小微貸款余額704.46億元。
銀銀平臺輸送現代金融服務下鄉。為解決農村金融服務短板,增加農村金融有效供給,興業銀行依托“銀銀平臺”將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為各類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支付結算、財富管理、科技輸出等綜合金融服務,實現中小銀行尤其是與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的資源共享,讓現代化金融服務擴展到更多的三四線城市、農村和偏遠地區,豐富欠發達地區,填補金融服務盲區。截至2018年6月末,興業銀行銀銀平臺合作客戶1382家;結算金額2.23萬億元,面向中小金融機構及其終端客戶銷售金融產品超過7000億元;累計與355家商業銀行開展信息系統建設合作,其中已實施上線217家;互聯網財富管理平臺“錢大掌柜”簽約總客戶達1169萬戶。
社區銀行打造家門口的銀行。自2013年開業全國首家社區支行以來,興業銀行圍繞“親民、利民、惠民”的服務宗旨,針對社區居民需求提供錯時服務、專屬消費和經營貸款、各類簽證代辦、代收物業費以及住房、教育、保險、養老等綜合金融服務,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成為廣受客戶歡迎的家門口的“金融管家”。截至2018年6月末,興業銀行下轄社區支行933家,服務社區居民超過379萬戶。
智慧醫療緩解百姓看病難。興業銀行積極探索“互聯網+醫療+金融”的服務新模式,推出“智慧醫療”金融解決方案,協助各大醫院搭建“掌上醫院”,實現預約掛號、排隊叫號、看報告單、自助繳費、分診叫號手機端一站式辦理,有效改善和提升傳統醫療產業和醫療就診環境,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緩解“看病難”問題。截至2018年6月末已簽約醫院483家,上線321家,惠及患者近970萬人。
精準扶貧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積極打造“產品扶貧、產業扶貧、渠道扶貧、教育扶貧、定點扶貧”五大體系,對貧困地區基礎產業、民生項目以及農戶、貧困戶實施金融扶貧服務全覆蓋,通過在內蒙古、黑龍江和廣西等地分別設立乳業產業金融中心、農業產業金融中心和林業產業金融中心,精準服務當地特色產業客戶,帶動貧困地區人口實現就業脫貧。截至2018年6月末,興業銀行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合計66.93億元,較年初增加11.56億元,增幅20.88%。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