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末期或80年代出生的我們,是伴隨新時代成長的一代。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去銀行,手上拿的是紙質存折,存取都是現金往來。
現在,我們習慣了移動支付,一個手機APP就解決了存貸匯,如果來到像浦發這樣的銀行網點,通過智能柜臺i-Counter點點頭、“刷個臉”,就能完成取款、打印賬單等業務。
改革開放40年,我們充分體驗到了銀行業改革開放所釋放的紅利。
改革沒有終點、只有進行時。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面對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中國銀行業因勢而變、掀起數字革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成為新時代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創世紀:
從“大一統”到專業銀行
從專業銀行到商業銀行
時間回到1978年。彼時,中國人民銀行剛剛從財政部獨立出來,兼有中央銀行職能和商業銀行職能。這是銀行業曾經的“大一統”體系。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略決策。1979年10月,鄧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銀行作為發展經濟、革新技術的杠桿,要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
號角吹響,經濟體制改革序幕拉開。從1979年到1984年的5年間,四大國有銀行破殼而出。至此,專業銀行體系得到了初步發展。所謂“專業銀行”,是指一開始四大國有銀行身上都擔負著專業經營的使命:例如,農行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農村金融事業,中行作為國家指定的外匯專業銀行;建行主辦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工行承擔原來由中國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
不過,隨著市場經濟改革進一步深化,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銀行在性質上應該屬于企業,即以盈利為目標,通過合法經營以收入抵補支出,努力實現合理利潤。這在客觀上要求專業銀行進行商業化改革。
于是,中國銀行業改革再進一步,開啟了從“專業銀行”到“商業銀行”的二次轉型,改革目標主要集中在企業化經營或運營機制的轉換方面。四大行的分工經營格局逐步被打破,出現“中行上岸,農行進城,工行下鄉,建行進廠”的良性競爭格局。
與此同時,從1986年開始,以交通銀行按股份制重組為開端,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一批商業性股份制銀行陸續成立。
1993年12月,《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實現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分離,并將國家專業銀行辦成真正的國有商業銀行。至此,中國銀行業翻開了歷史巨變的第一章。
涅槃記:
借力AMC走出沼澤地
股改上市走進新征程
中國銀行業的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谷。
四大行是彼時中國銀行業改革的主戰場。但在1999年,他們的處境卻很艱難。為了處置1.4萬億不良資產,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相繼成立,通過清除壞賬,使四大行從泥沼中抽身,重生為干凈的“好銀行”。
很快,“脫困”后的四大行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財務重組、體制改革、掛牌上市、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截止2018年3季度,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規模達到264萬億元,是1999年的16倍,是1978年的1389倍。
隨著2003年中國銀監會正式掛牌成立,對銀行業的監管也有了新的體系。至此,正式形成了由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實施分業監管的“一行三會”格局。
2006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通過,初步完成了監管法規體系構建、監管流程重構、監管信息系統建設。2015年,《存款保險條例》頒布實施,推動巴塞爾協議在中國應用,推動金融機構提高透明度。
乘東風:
改革創新的生力軍
服務實體的踐行者
事實上,比國有大行們更早上市、也更趨市場化經營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
1999年11月,浦發銀行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代碼600000,這也是在《商業銀行法》和《證券法》實施后,首家規范上市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標志著中國股份制銀行的發展進入快車道。
在本世紀初,上海銀行、浦發銀行等商業銀行,又一次成為改革尖兵,率先引入境外戰略投資人。其中,浦發銀行成功牽手美國花旗銀行。
公眾持股、引入戰投,這對一家銀行的好處不言而喻:資本進一步夯實、股權結構清晰、公司治理優化、引進國際化戰略與經驗、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些都為中國銀行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支點,也為一家銀行自身的發展壯大注入了巨大動能。
不管是國有大行還是股份制銀行,上市及引入戰投后,均呈現出資產規??焖贁U張、負債結構優化、利潤高速增長、資產質量提高、盈利能力趨穩等特點。以浦發銀行為例。2017年,該行實現凈利潤542.58億元,資產總額為6.14萬億元;上市之初的1999年,該行實現凈利潤9.27億元,資產總額1032億元。18年間,資產規模和凈利潤均翻了59倍。
開放是雙向的,“走出去”的同時,中國銀行業也在“引進來”。截至去年底,外資銀行在華營業性機構總數達到1013個,分布在70個城市。同期,外資銀行在國內資產總額3.24萬億元,比2001年增加10多倍,占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1.3%,外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到17.83%。
而今,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步伐繼續加快。2018年8月23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取消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持續推進外資投資便利化。
超車道:
經受金融海嘯考驗
國際地位大幅提升
時間再撥回到2008年。和1999年一樣,國際金融危機再次襲來。但是和1999年不一樣的是,這一次,中國銀行業在危機沖擊下,雖未獨善其身,但卻獨樹一幟。
2008年,中國銀行業利潤總額、利潤增速,全行業資本回報率三大指標,均名列世界前茅。
中國的表現,讓危機籠罩下的全球金融業,看到了一線生機。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秘書長、原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說,美國金融行業遭受重創的時候,中國的銀行業恰恰在全球范圍內表現良好,可謂“一枝獨秀”,這完全得益于中國改革開放。
2013年9月,中國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5年來,上海自貿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聚焦投資、貿易、金融和事中事后監管4大領域的改革,為全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提供了可借鑒的制度和改革經驗。
在這場改革創新之中,中國銀行業的推動力量不容小覷。
以浦發銀行的自貿區金融業務為例,“自貿區金融服務方案”,已經升級至7.0版。7.0版的方案重點加強了與要素市場、科創企業等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科創中心建設聯動的相關內容。
這20年的改革道路波瀾壯闊,銀行業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在今年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最新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工農中建四大行仍然穩居前50名,交行、招行、浦發、興業、民生等銀行亦均在前300名之內。
股份制銀行中,以翹楚之一浦發銀行為例,根據2018年2月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的“全球銀行品牌500強”排名,該行位列第13位,居上榜中資銀行第6位,品牌價值高達147.72億美元。
升維度:
數字時代勇立潮頭
綠色金融推進發展
進入新時期,銀行業的改革開放也有了新命題。
當前,全球產業格局正面臨數字化轉型。當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逐漸深入各行各業,客戶的個人信息和消費行為將不再是孤島,而是無限鏈接。智能金融時代,人們與銀行的聯系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浪潮之下,中國銀行業再一次勇立潮頭。秉持開放、共享、高效、直達的理念,浦發銀行在業內率先推出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構建場景金融新生態,為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無微不至”的服務。
新時期改革開放新命題還包括,在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銀行業如何支持供給側經濟改革。其中,發展綠色金融是被公認的發力點。綠色金融是我國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對于實現我國“協調、創新、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戰略都意義非凡。
對于綠色金融,銀保監會等機構督促和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戰略高度推進綠色信貸,加大對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支持,防范環境和社會風險,提升自身的環境和社會表現,并以此優化信貸結構,提高服務水平,促進發展方式轉變”。
深耕綠色金融,浦發銀行是業內引領者。自2006年起,浦發銀行就致力于探索綠色金融,并提出低碳銀行概念,把低碳可持續發展貫徹到銀行整體戰略與業務中。
路漫漫其修遠兮。歷史一再證明,只有改革開放,才能讓中國銀行業更強大。銀行業要取得未來的成就,依然需要奮斗,需要深化改革和開放。
1024你懂的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五月丁香合缴情网_99爱之精品网站
責任編輯:曉麗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