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作為中國銀行業的重要行業風向指標,猶引市場關注。標普信評于4月24日發布的《疫情沖擊下展現韌性:大型國有商業銀行2020年信用質量展望》稱,受疫情影響,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和盈利水平在2020年或將面臨壓力,但預計國有六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整體資本充足水平不會受到顯著影響,總體信用質量將在國內銀行業體系中保持穩定。
同時,鑒于國內疫情從3月以來已得到有效控制,標普信評預計,2020年六大行會在支持實體經濟復工復產的過程中發揮重大作用,為其主要對公業務客戶群——大型企業提供大量的信貸支持,預計第二、三季度的業務將恢復增長勢頭,全年業務發展也將保持穩健,其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的下行壓力風險總體可控。
六大行市場份額略有下降,業務狀況穩健
近年來,六大行總體市場份額略有下降。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六大行在商業銀行中的資產市場份額為48.7%,較上年末下降2.9%。這主要是由于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增長更快,但六大行的業務增速相比之下更為穩健。報告預計,六大行的業務競爭力未來仍將保持穩定。
零售貸款業務是國有大行近年發展的一個重點,尤其是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方面。標普信評認為該業務結構調整是具有正面影響的,因為零售貸款業務的分散性好,且國內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資產質量普遍較好。相對于其他五大行,郵儲銀行的零售貸款占比長期以來顯著高出10個百分點左右,也造成了該行特殊的資產結構。
受疫情影響,銀行業第一季度業務的開展受到負面影響。但隨著國內疫情基本控制,復工復產大力展開,六大行將在2020年度為實體經濟提供大量的信貸支持。因此,2020年全年業務增速不會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預計第二、三季度的銀行業務將恢復增長勢頭。
盈利能力面臨下行壓力,但總體影響可控
截至2019年末,六大行平均披露口徑資本充足率為16.31%,較 2018年末上升0.61個百分點。標普表示,這一提升主要是因為良好的資本內生能力和混合資本債券的大量發行。但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為了支持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銀行的凈息差收窄以及信用成本上升將導致六大行2020年的盈利能力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總的來說,六大行依靠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穩定的現金分紅比例,具有穩健的資本內生能力,有利于維持充足的資本水平。同時,六大行在2019年發行了大量的混合資本債券和優先股,這也有助于在2020年抵御疫情帶來的沖擊。雖然混合資本債券發行的增加,導致六大行的資本質量面臨一下行壓力,但根據核心一級資本/總資本比率公式計算,六大行目前的總體資本質量水平與國際主流銀行水平一致。
受金融改革等方面影響,六大行近年來的盈利能力受到部分資產減值損失的壓力。由于去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機制的推行,六大行2019年平均凈息差為2.10%,較2018 年下降0.07%。今年受疫情影響,政策加碼支持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導致銀行的凈息差收窄,貸款收益率很可能將進一步下行,造成銀行信用成本壓力加劇。但得益于良好的收入情況,標普信評認為六大行仍有足夠的盈利能力來消化新增不良貸款。同時,為緩解銀行凈息差收窄的壓力,央行也將注重穩定存款利率,防止銀行之間過度的存款競爭。
最終,大型國有商業銀行2020年的盈利能力的下行壓力程度將取決于新冠疫情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傮w而言,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不會受到影響,并且可能因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的達標工作而有所改善。
資產質量承壓但風險穩定
由于貸款市場份額很高,六大行的風險狀況通常與行業平均水平基本一致,但其中郵儲銀行的貸款結構由于具有特殊性,其資產質量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六大行的貸款業務在地域、行業和客戶分布上均具有很強的分散性,因此,相較于其他類型的商業銀行,六大行維持了更加穩定的資產質量。
在全球疫情爆發的影響下,2020年六大行的資產質量將承壓,但面臨的不良壓力影響整體可控。數據顯示,相較于2015年不良貸款率的大幅增長,六大行在2019年維持了穩定的資產質量,且貸款撥備覆蓋水平提升。
標普信評表示,由于受疫情影響的信貸客戶能夠得到一定的寬限期,全面評估銀行資產質量的惡化情況可能需要更長的觀察周期,目前來看仍然具有不確定性。但與其他類型的中資商業銀行相比,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撥備覆蓋水平最高,能夠更好地抵御壞賬對盈利和資本造成的壓力。
具體來看,六大行的主要對公業務客戶群為大型企業,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中小微企業的敞口相對有限,因此預計大部分大型企業在疫情環境下仍能夠保持信用質量穩定。個人貸款方面,六大行以按揭貸款為主,受疫情影響可控。
受益于廣泛的業務網絡和很強的客戶基礎,六大行具有龐大穩固的存款基礎,其融資穩定性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由于六大行極高的信用質量,當市場出現危機情況時,大量市場資金會流入六大行避險,使其流動性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因此,未來六大行依舊將保持其在融資與流動性方面的顯著優勢。
此外,報告預計六大行整體個體信用質量和潛在主體信用質量將保持穩定。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