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四季似乎永遠熾熱如夏,但來到平安金融中心17層,參觀者還是會被“黑科技”般的景象所震撼。
中國平安總部位于福田中心區,17層的科技展廳中,展示了利用微表情測謊和反欺詐,基于聲紋識別、NLP技術實現人工智能客戶服務,借助大數據、圖片識別技術實現車險事故極速定損。
再向西,是位于車公廟的招商銀行總行大廈,招行有著大型銀行最好的業績之一,但全員都在念叨“金融科技銀行”。位于更西邊南山區的微眾銀行,背靠大股東騰訊控股,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互聯網銀行。
近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前夕,官方披露了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行動方案,重點提出“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全球金融科技創新高地。
從羅湖、經福田到南山的一系列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以及散落其間的百余家中小Fintech(金融科技)初創企業,猶如一道長長的“金融科技走廊”,奠基了深圳“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底氣。
科技引領深圳金融發展
深圳市用了40年時間,從曾經的邊陲漁村演變為亞洲第五大城市,全球第十一大金融中心城市。(2019年躋身前十,最新排名為第十一位)
但是,國際金融機構方面,深圳不及毗鄰的香港;大型金融央企總部,又不及總部云集的北京;交易場所設置,不如政策青睞的上海。
然而,在代表未來趨勢的金融科技領域,深圳走在了前面,金融科技專利儲備量不僅領跑全球,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指數中超越香港和廣州。得益于金融科技崛起,2019年首次躋身“全球十大金融中心”。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何杰曾公開表示,“深圳已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例如目前已是國內最大規模金融科技集團的中國平安,國內首家互聯網民營銀行微眾銀行,推出業內首家人工智能投顧服務的招商銀行,唯一持牌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百行征信等?!?/p>
這些大型金融科技企業,構成了深圳“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底色,是深圳金融科技的真正載體。在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年2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深圳的定位之一是“支持深圳市建設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加強金融科技載體建設?!?/p>
先天金融要素因素不足,但為什么是深圳?答案是充分的市場化。
受歷史和政策原因,四大國有銀行、多家大型股份制銀行、保險公司總部位于北京。深圳雖擁有全國最大的金銀首飾加工城市的稱號,但黃金、期貨、外匯等金融要素交易市場都位于上海。諸多要素不占優,反而倒逼出市場化和科技化。深圳金融企業要在全國競爭中領跑,只能利用自身市場化優勢,全力發展金融科技。
深圳開展金融科技業務極早,在四大行股份制改造之前的上世紀末,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深圳總部企業便已開始科技之路。如今極大節約人力成本的車險事故極速定損,在1998年就已采用這一思路。1998年,中國平安推出了國內第一個遠程核保系統,實現產險業務地域數據集中管理,領先了其他保險公司五六年。1999年,中國平安籌建壽險管理信息系統、個人壽險電腦操作系統和個人壽險行銷系統,仍繼續領先行業。
疫情影響下,線下業務加速向線上遷移。實際上,幾乎人人皆談的“線下客戶向線上遷徙”,在20年前的2000年,中國平安整合電話、互聯網、門店和業務員四大體系,上線中國最早的在線金融產品超市PA18.com,實現車險和意外險的在線購買和續保。
2006年,中國平安創建亞洲最大的集中運營平臺——中國平安全國運營管理中心,這為建立客戶大數據庫奠定基礎。2008年,平安科技成立,2009年,一賬通功能推出,一個賬戶就可以打通各個業務場景。到2013年,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正式提出“科技引領金融”。
得益于市場化,平安可以從微軟、亞馬遜、甲骨文、IBM等全球知名科技企業“挖來”頂尖人才,在智能認知、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皆有深厚人才和技術積累,這些人才也成為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建設力量。
馬明哲曾在內部會議上說,“金融科技創新,必須是殺雞用牛刀。過去十年,平安累計投入1000億元建立領先科技能力,研發人員從幾千人擴展至3.5萬,科技人員近11萬。平安看似用力過猛的戰略,正是要打造一把金融科技‘牛刀’,先賦能自身,待業務經驗與技術成熟后向外輸出,利用金融科技從銷售、產品、風控、客服、作業、經營、科技等各方面全面徹底替換、賦能和升級?!?/p>
持續的投入,使得深圳的傳統金融公司不僅是一家傳統的金融公司,更是能夠在未來媲美互聯網巨頭的金融科技公司,從而帶動深圳整體金融科技突飛猛進。
今年7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專利數據庫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專利排行榜TOP100》中,前十家企業中有八家為中國企業,深圳本土企業獨占5席,全球第一。其中,中國平安以1604項金融科技專利申請量位列全球第一,阿里巴巴以798項名列第二,緊隨其后的也是來自深圳的騰訊,專利申請量為442項。
孕育“獨角獸”不是例外
獨木不成林。金融科技的發展有其特殊性,需要多輪融資、股權激勵、扁平化管理等,如此才能支持其指數增長。這也使得金融科技的成長案例中,幾乎沒有傳統金融機構發起,均為互聯網機構發動,中國平安是一個例外。
從全國來看,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在上海、香港尋求同步上市;京東數科擬赴科創板上市;中國平安集團旗下陸金所也擬上市申請。與之相比,四大國有銀行、部分大型保險公司紛紛加速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互聯網企業為何搶了傳統金融機構的賽道?一位資深金融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企業的文化和傳統金融機構是很不一樣的。在組織架構上,要成立專門進行Fintech創新的組織,和原來的組織切割,從外部招聘跨界人才,必須直接匯報給高管層或創新總監;考核上,不能以利潤或收入為導向,而要以估值、對潛在品牌價值或對帶動創新貢獻為導向。
中國平安成為少數中的例外,不僅自身總市值突破1.4萬億元,成為估值最高的金融企業之一,還孵化出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陸金所和平安醫??萍妓闹弧蔼毥谦F”,其中前二者已經香港、美國上市,截至8月23日總市值分別達1147億港元、80億美元。
“走廊”的含義,本質是“生態”。不僅是大型金融科技企業的支撐,更是散布其間的各種初創企業構成的產業鏈。這一產業鏈互相配合,之于城市,是為由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微眾銀行、金融壹賬通、百行征信、騰訊金融科技構成的深圳“金融科技走廊”;之于企業,是為由陸金所、智慧城市、醫療科技、壹錢包、平安科技、汽車之家等構成的中國平安“五大生態圈”。
這其中,上市是對金融科技轉型路徑的認可,估值更是反映科技賦能金融的成效體現。中國平安作為1.4萬億總市值、掌舵逾8萬億資產、服務逾2億個人客戶的企業,未來方有可能成為金融科技的方向標。
深圳的Fintech公司,同時擁有規模和創新能力。在《深圳市貫徹落實<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行動方案》中,深圳提出了“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打造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底氣。
卓越的創新城市必然要有卓越的創新企業,“生態”是深圳金融、非金融企業的共識。今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深圳有8家企業入圍。華為、平安、騰訊三家世界500強的深圳企業被賦予一個新稱呼——HAT。
在世界500強榜單上,HAT“創新帽”表現搶眼。今年的榜單顯示,平安去年營收1842.8億美元,華為達到1243.16億美元,騰訊則是472.73億美元。在三家企業的年度財報中,“生態”成為高頻詞。三家企業不僅是產業的引領者,更是創新的組織者。HAT“創新帽”,已經位于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新產業的金字塔尖。華為、騰訊、平安的系列開發者大會,對行業的重要性幾乎比肩微軟、英特爾和谷歌。
世界級的城市群,需有世界級的企業支撐。在金融科技賽道上,以平安、騰訊為首的深圳龍頭企業,不僅構建了自己的“金融科技走廊”更讓金融科技出海,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
例如,金融壹賬通和平安科技在2018年憑借區塊鏈平臺及專業技術,擊敗微軟、IBM、埃森哲、R3等區塊鏈行業巨頭在內的11家競標機構,中標香港金融管理局旗下的國際貿易融資平臺項目,并得到香港政府部門以及七家國際銀行的認可。中國平安成為國內首家區塊鏈技術“出?!钡慕鹑诳萍计髽I。
8月11日,金融壹賬通與瑞士再保險共同宣布了一項合作協議,雙方將致力于共同向歐洲推出金融壹賬通的智能閃賠解決方案,用于歐洲市場的汽車理賠服務。該解決方案利用金融壹賬通基于AI的圖像識別技術,以及瑞士再保險的風險專業知識和市場專業知識,可在幾秒鐘內提供高效、完全數字化的服務,顯著改善用戶體驗。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