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作為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配套活動,11月6日上午,中國工商銀行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中歐企業家大會。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工商銀行舉辦中歐企業家大會,是希望為推動中歐經貿發展搭建廣闊的平臺;通過雙邊市場主體的密切合作,助力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促進兩大市場、兩方資源更好聯通,產生更大效益。
工行發揮全球經營優勢:助力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由工商銀行舉辦的中歐企業家大會,得到中國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的大力支持,來自中國和歐洲地區近260家企業代表出席。
工行董事長陳四清提議,中歐企業應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更好發展。首先,中歐雙方應夯實互聯互通基礎,抓住中國雙循環戰略機遇,通過雙邊市場主體的密切合作,助力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其次,應加強數字領域合作;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強化市場主體在數字領域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方面的合作,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打造中歐合作新引擎。
最后,中歐雙方應發展綠色伙伴關系。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助力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歐洲綠色協議》落地。深化在環境技術、循環經濟、清潔能源等領域合作,為推動后疫情時代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建設人類共同的“綠色家園”作出更大的貢獻。
事實上,當下工行正充分發揮全球經營優勢,積極搭建服務中歐經貿往來的金融橋梁。目前,工商銀行已在4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26家機構,為全球超過810萬公司客戶、6.7億個人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在歐洲,工商銀行經營網絡覆蓋16個歐洲國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沖擊,工商銀行發揮境內外聯動優勢,積極開展了穩外貿、穩外資的“春融行動”。截至今年9月底,工行已向重點外貿外資企業累計發放本外幣融資4700多億元;向境外上下游企業發放融資超100億美元,有力支持了外資外貿企業穩生產穩市場。
在中歐企業家峰會期間,工商銀行還倡議發起了《中歐企業家支持中歐貿易投資合作的倡議》。該倡議獲得近150家中歐企業聯合簽署。倡議提出,中歐企業將發揮互補優勢,共創共享發展成果,不斷拓展中歐貿易投資合作廣度和深度。包括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攜手建立開放包容的商業環境,深化中歐第三方市場合作,挖掘新興產業領域合作潛力,推動中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經濟復蘇作用,加強金融互聯互通和互惠合作等。
工行深化金融服務: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
除了舉辦中歐企業家大會外,2020年11月6日下午,工商銀行還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了金融合作論壇。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家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政府部門、學術研究機構、國際多邊組織代表出席,其中涵蓋近40家“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BRBR)成員。
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在論壇表示,當今,全球經濟金融呈現出新的特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更大,金融服務線上化趨勢發展更快,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程度更深。在此背景下,工商銀行將攜手金融同業,進一步加強和深化金融服務。
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稱,工行將堅持包容發展,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民生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與企業、家庭和政府共克時艱。另外,工行還將加快創新轉型,順應數字經濟發展大勢,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與效率。更值得關注的是,工行還將推動可持續發展,創新綠色金融工具,統籌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最終,工行希望通過密切溝通協作,以金融力量不斷促進全球經濟的開放與發展,推動世界各國優勢互補、聯動發展,讓企業和家庭收獲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工商銀行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最為重要的商業銀行之一,其通過發揮全球經營優勢及深化金融服務,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無疑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