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6天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日(11月10日)落幕。進博會期間,由官方組織的投資簽約、新品發布等配套活動達百余場,參展商、采購商供需對接成果顯著。這背后,離不開金融服務的支持。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進博會金融服務方案的一大特色在于支持國際貿易新業態的發展,擴大離岸經貿金融服務的范圍。此前,一位銀行業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近來我國經貿業務范圍有所拓展,不僅包括傳統的貨物轉手買賣,還包括離岸加工貿易和服務轉手買賣,這就對銀行的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多家金融機構推出升級版金融服務方案,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格局。比較銀行已出臺的服務方案,可以看到,相關措施主要集中在跨境金融與供應鏈金融方面,通過借助金融科技來提高服務效率,實現一站式服務。
比如,上海銀行通過整合境內外優質產品及服務資源,推出了智能在線跨境金融、上行e鏈供應鏈金融平臺以及與桑坦德銀行聯合產品等多項金融服務。該行海外業務部代理行部主管董旭向記者介紹,針對企業的需求,該行升級了智能跨境服務,可實現付匯、收匯、結售匯、進口單證、出口單證和貿易融資全線上操作,還有匯入匯款一鍵確認、掛單結匯、閃電開證等特色服務,幫助企業實現一站式跨境結算與貿易融資。
建設銀行發布了“建遇進博 融通全球”專項服務方案,提供包括本外幣資金便利化結算、跨境投融資、全球現金管理等專業產品政策咨詢,以及區塊鏈保函、自貿區特色產品、全球商機撮合等跨境金融服務,并且還推出為進博會量身打造的“進博貸”組合產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
交通銀行上海分行則針對跨境資產業務中單證傳遞效率、數據傳輸安全等問題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金融產品。在跨境擔保業務方面,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外保內貸”產品,利用區塊鏈技術代替傳統信息傳遞方式,減少中間機構,降低運行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在貿易金融業務方面,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貿易融資資產二級市場買賣”服務,提升交易撮合效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另外,對于近年來在全球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供應鏈金融,銀行業也在積極布局。本屆進博會期間,浦發銀行專門定制了兩項供應鏈特色金融服務,一項是針對新增的公共衛生防疫專區,為各類醫采平臺及醫藥企業提供集貿易融資、應收賬款管理、賬款催收等服務于一體的金融服務;另一項是針對進博會跨境物流周轉,結合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貿易便利化優勢,為倉儲企業服務的相關客群提供供應鏈生態化融資支持。
上海銀行則推出資產池產品,即基于企業客戶對自有資產統一管理、統籌使用的需要,為企業提供的資產集中管理與融資授信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該行供應鏈金融部合作創新部高級經理助理錢敏稱,在業務模式上,上海銀行依托核心企業交易項下的付款信用,將中小供應商的應收資產通過“上行e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在供應鏈條上拆分傳遞,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在我國加緊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背景下,銀行業無疑要注重創新,提高跨境金融服務的質量?!庇秀y行業人士稱,這就需要銀行把握金融科技趨勢,借助數字化轉型契機,以科技賦能,滿足全球企業和個人客戶日趨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