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

          1. 移動端
            訪問手機端
            官微
            訪問官微

            搜索
            取消
            溫馨提示:
            敬愛的用戶,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會導致頁面瀏覽異常,建議您升級瀏覽器版本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打開。

            廣東銀保監局:推動“六穩”“六?!甭涞匾娦?,金融支持經濟加快恢復正常循環、邁向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2021-01-18 13:42:00 復工復產 六穩 政策速遞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2021-01-18 13:42:00

            核心提示廣東銀保監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廣東銀保監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銀保監會統籌指揮下,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統籌抓好疫情防控、支持復工復產和金融監管各項工作,全力助推“六穩”“六?!惫ぷ髀涞匾娦?,推動金融支持經濟加快恢復正常循環、邁向高質量發展。12月末,轄內(不含深圳,下同)銀行業總資產19.13萬億元,存貸款規模分別達15.31萬億元和12.41萬億元,基礎設施、制造業、小微企業貸款顯著增長。存貸比81.02%,同比提高5.04個百分點,不良率1.02%,同比下降0.14個百分點。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4199.79億元,保費規模居全國首位。

            一、精準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疫情發生以來,廣東銀保監局聞令而動,及時出臺多項支持政策,主動加強與廣東省市部門協調聯動,將金融支持舉措融入到全省惠企政策體系中,引導、帶動廣東銀行保險業全力支持復工復產,取得積極成效。一是增加有效資金供給。自主出臺支持復工復產和社會經濟發展22條,并配合省有關部門出臺金融暖企18條等40余份政策文件,率先評估政策效果,及時完善配套措施。12月末,轄內各項貸款余額12.41萬億元、同比增長18.71%,較年初增加1.96萬億元,同比多增3990.91億元。其中投向實體經濟貸款同比增長22.11%,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21.61%,分別高于貸款平均增速3.4和2.9個百分點。為552家抗疫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279.8億元,貼息后利率不高于1.16%,支持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二是嚴格落實紓困政策。以穩企業保就業為核心,推動延期還本付息、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落地,累計為14萬戶、3453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本息實施延期支付,居全國之首;累計發放支農、支小再貸款858.97億元,加權平均利率4.70%;辦理再貼現票據119.94億元,加權平均利率2.68%。加大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金融服務,暢通產業鏈資金流。三是穩住廣東外貿基本盤。創新提出金融支持穩外貿22條措施,配合設立加工貿易企業風險補償資金池、迅速出臺穩外貿專項政策。推動解決銀行保險機構對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障礙,創新“貿融易”專屬產品。轄內外貿企業貸款較年初增長36.27%,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約0.4個百分點;出口信用保險保額同比增長7.68%。

            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東銀保監局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力度,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實現銀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暢通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一是打基礎,加大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出臺廣東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引導資金流向“兩新一重”、制造業、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12月末,轄內基礎設施行業貸款1.82萬億元,同比增長18.82%;制造業貸款規模達1.4萬億元,同比增長29.83%,增速大幅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二是補短板,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出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實施意見,深入推進“百行進萬企”,打造普惠驛站。12月末,轄內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 2.93萬億元,貸款戶數123萬。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全年增長超4成。三是強弱項,積極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推動設立廣東金融創新獎,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配套機制,激發改革創新活力,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四是降成本,引導合理讓利實體經濟。傳達減費讓利政策精神,開展涉企違規專項整治行動,指導機構規范融資收費制度,深入自查,針對問題貸款督促提前結清、調整定價,嚴肅內部問責。

            三、推進農信社改革全面收官,初步形成農合改革“廣東模式”

            自2017年9月全面啟動新一輪農合機構改革以來,我局通過“確產權”“縮股份”“打內鬼”“捉老賴”等創新做法,啃下農合機構問題股東清理、不良貸款清收等多年難啃的“硬骨頭”;通過“注資、注制、注智”的創新理念,打破農合機構風險“周期律”,推動全省農合機構風險總體得到化解,基本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初步形成因地制宜、適度多元的農合改革“廣東模式”。一是深入攻堅啃下“硬骨頭”。多方合力推動汕特聯社改革重組方案獲國務院同意、汕頭海灣農商行正式開業,徹底解決了這一長達15年、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全國唯一的二級法人社改革歷史難題。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全面完成農信社改制農商行任務。二是全面評估改革成效。我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親自執筆總結廣東新一輪農金改革成效,發表署名文章《破解農合機構風險“周期律”——關于廣東農合機構改革的思考》,全面評估廣東新一輪農金改革成效。三是探索深化農信社改革。加強與銀保監會溝通匯報,反復修改完善、配合省政府上報廣東農信社改革試點方案,推動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打造適合廣東特點的農合機構市場體系。

            四、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建設為“綱”,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一是以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契機,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建設再上新臺階。深化港澳金融監管部門間交流合作,全國首創將省內自貿區簡政放權政策全面推廣復制至省內主要區域,大幅簡化大灣區8個地市銀行保險機構和高管準入事項。推動全國唯一一個區域性重大疾病發生率表“粵港澳大灣區產品專屬”重疾表落地。深化跨境車險制度創新,推進“跨境理財通”試點,提升跨境醫療保險服務便利,助力灣區居民共享三地醫療資源。二是完善法人機構公司治理。積極推進公司治理工作,轄內銀行保險法人機構100%實現黨組織全覆蓋、將黨建要求納入公司章程,初步構建以黨委會和“三會一層”為主體的中國特色金融企業公司治理架構。開展農合機構股東股權三年專項排查整治,截至2020年12月末,已從嚴督促整改1241項,整改完成率89.99%。三是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支持廣州銀行、東莞銀行等6家銀行通過上市、發行二級資本債等方式補充資本。支持民營銀行改革試點,實現創新發展。平穩推進車險綜合改革,明確改革重點任務,分類推進落實,確保改革平穩落地。積極探索非銀機構改革,引導信托機構回歸信托本源,推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做強不良資產處置主業。

            五、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提升民生金融服務水平

            廣東銀保監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群眾所急所憂所盼,把疫情對民生的影響降到最低。一是助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加強扶貧工作監管引領,制定《廣東銀保監局2020年扶貧攻堅決勝行動方案》,部署扶貧工作58項實施措施。健全金融資源供給機制,推動金融資源“精準滴灌”,廣東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同比增長近24.21%,帶動超3.8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創業。廣東保險業已承保項目19個,承辦大病保險保障人數7920萬人,預計全年支付賠款25.8億元。二是推動農險高質量發展。牽頭起草并聯合省有關部門印發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推動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考核、陸續出臺8項配套政策。三是補齊“三農”領域短板。加大信貸投放,轄內銀行機構涉農貸款余額1.4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95%;鼓勵創新突破,實現生豬“四類抵押物”全覆蓋,轄內生豬產業貸款301.61億元,同比增長181.70%,保險機構累計為養殖戶提供123.27億元風險保障。2020年以來,廣東省已構建省級層面“12+8+3”的險種體系,包括12個中央財政補貼型險種、8大類省級財政補貼型險種、3個涉農險種,同時建立地方特色險種備案制,激發地市開辦特色險種的積極性。截至12月末,全省落地的農險產品已達116個,基本覆蓋農業生產主要品種,實現擴面增品提標。四是加強金融消費者教育和保護。依托行業社團組織,籌建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開展專項打擊行動,積極應對“黑產”全額退保惡意投訴。推動規范委外催收,指導協會制定自律公約,明確催收對象、行為、頻率和可回溯要求,建立違規行為信息庫。加強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制定服務行為規范,保護消費者權益。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

            為你推薦

            收藏成功

            確定
            1024你懂的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五月丁香合缴情网_99爱之精品网站

            <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