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21世紀經濟報道發文稱,近日,民生銀行內部機制、人員調整拉開序幕,涉及總行部門及崗位調整、總行中高層、分行一把手變動等。
這也是新董事長上任后,民生銀行在內部機構、人員調整方面最大的變動。在3月30日發布的2020年報中,民生銀行指出,其將建立客戶中心型的組織體系,提高員工激勵。
在民生銀行這一系列舉措背后,其調整優化機構、人員的方向很明確:一是為青年員工創造更好的晉升環境;二是建立客戶中心型的組織體系,提升敏捷響應能力;三是更加強化零售業務。
中層年輕化,首次披露科技投入、人員數據
根據公開報道,民生銀行此次內部優化后,總行部門、分行一把手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甚至有不少80后。此前,民生銀行曾為蘭州、拉薩等4家一級分行行長進行競聘,新聘行長平均年齡不到42歲。
在年報中,民生銀行表示,要推進專業序列體系建設和崗位定價薪酬改革,完善青年員工成長激勵制度,激發組織活力,激勵團隊成長。
機制改革上,民生銀行新董事長高迎欣稱,要破除“部門銀行”思維禁錮,優化機構和人員配置,建立客戶中心型的組織體系。同時,構建敏捷協同的組織體系,形成全鏈條、全覆蓋、多元化的產品體系和快速響應的服務能力。
事實上,在今年的銀行年報中,許多銀行都有類似的說法,郵儲銀行“完善信息科技通用序列,形成架構、需求、研發、技術測試、運行維護、數據分析、科技風險等7個信息科技子序列,優化科技人員發展通道”,招行打造了“跨邊界的融合型任務團隊”。
不同銀行的探索有相同的原因,都是為了適應金融科技為銀行業務經營帶來的環境變化。民生銀行建立的“客戶中心型組織體系”、招行的“跨邊界的融合型任務團隊”都可以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敏捷服務,提高銀行在數字化時代將技術應用于業務的能力。郵儲銀行對科技人員的激勵更加直接。
根據民生銀行2020年報,報告期內,其信息科技投入37.02億元,占營收2.10%;截至報告期末,科技人員數量2625人。這是民生銀行首次披露科技投入、科技人員相關數據,可見民生銀行對科技的重視程度加深。
在民生銀行這次架構調整中,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其對零售業務的態度。
部門調整強調零售業務,啟動零售三年規劃
根據媒體公開消息,此次,民生銀行撤銷了總行渠道管理部門,原總經理黃嵐出任(新設立的)總行零售數字總監;民生銀行原小微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周伯婷出任(新設立的)總行零售資產質量總監;民生銀行年報則專門強調了“在本行人力專業序列框架下,設計完成本行零售團隊專業子序列設計”,同時,加強對零售核心專業人才的培養。
民生銀行并沒有對外發聲,因此,無法窺見其此次調整的全貌,但是,根據已經公開的信息,民生銀行此次機構調整至少新設立了兩個總行零售崗位,新崗位強調零售業務數字化、零售業務資產質量。
在年報中,民生銀行指出,截至報告期末,其遠程銀行已覆蓋95%的個人業務、75%的對公業務。開放銀行門戶新發布220多個API(應用程序接口),實現獲客近400萬戶??梢?,零售業務是走在銀行數字化的最前列的,民生銀行在總行設置零售業務數字總監這一職位,或許是為了加強對零售業務數字化的統籌布局,資產質量、安全則是銀行經營的底線。
年報也披露了民生銀行零售線上平臺的成績單:至2020年底,民生銀行零售線上平臺用戶數8238.47萬戶,增幅17.00%;零售線上平臺交易替代率98.88%;零售線上平臺月活用戶數2162.08萬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民生銀行啟動零售三年規劃(2021-2023年),圍繞打造細分市場優勢、加快數字化轉型、強化標準化管理建設、完善基礎產品服務體系、提升客戶體驗5方面,打造體系化零售新發展模式。具體來看,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以教育、養老、小微特色行業客群為戰略客群,聚焦客戶需求,持續深挖客戶價值,以開放賦能、共享整合,深度融入零售客戶生態,做目標客戶的主辦銀行;
二是在C端、B端、G端場景化支付實現重點突破,深挖重點行業小微企業場景化需求,打通龍頭企業合作,拓展批量獲客模式,深化數字化風控、數字化運用;
三是完善零售業務標準化專業管理體系,深化數據營銷,強化產能督導;
四是完善基礎產品服務體系,優化產品貨架;
五是踐行全渠道戰略,提升客戶體驗。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