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企業的影響不僅體現在資金短缺方面,還有對產業鏈供應鏈生態產生了沖擊?!鄙虾R患覐氖缕嚵悴考a的小微企業主趙先生直言。
《金融時報》記者在采訪中得知,對于供應鏈上的企業來說,當供應商和經銷商出現財務問題時,核心企業的經營也會遇到阻礙,因此打通現金流至關重要。一方面是通過核心企業打通上下游資金流;另一方面則是銀行直接精準“滴灌”上下游中小微企業。
如何幫助產業鏈上長尾端小微企業獲得便捷、高效的融資支持?近日,上海銀行推出了“上行e鏈”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幫助中小企業通過線上化模式高效、便捷地獲得銀行融資支持。
直擊融資“痛點”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供應鏈金融政策,供應鏈金融逐漸成為了推進產業脫虛入實、降本增效的重要金融工具?!渡虾J小笆奈濉币巹澓投柸迥赀h景目標的建議》也提出大力推動應用場景和公共資源開放共享,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但是,人工辦理操作風險高、業務辦理周期長、供應商分布廣流程繁、無法實現在供應鏈條上往更深層次的企業延展等問題,一直是傳統供應鏈金融存在的問題。
“上行e鏈”直指這些問題,聚焦大基建、醫藥、高端制造等重點行業,依托核心企業信用延展,降低產業鏈上游中小供應商的融資成本,同時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手段,突破客戶地域限制,為全國供應商提供在線、便利的融資服務,切實服務實體經濟。
上海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擬通過標準化、線上化的金融產品為應收賬款的賣方提供融資服務,幫助小微企業提升資金的流動性。
延伸至上游供應商
據了解,“上行e鏈”依托產業鏈的真實交易背景,為產業鏈上核心企業及其供應商提供流程線上化、管理自動化、模式標準化的“端到端”反向保理金融服務。平臺通過技術手段將供應商對于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賦予標準化“電子付款憑證”可拆分、可流轉功能,將核心企業信用延伸至上游N級供應商。
在企業篩選上,從政策支持、市場動態、區域發展特性等多角度,挖掘重點行業并鎖定重點行業內頭部核心企業客戶。
上海銀行的業務部人員對《金融時報》記者介紹,銀行在收到材料后,會采取“系統+人工”的手段進行貿易背景審核,做到完全確保貿易背景真實、完整、一致。
而在產品設計上,“上行e鏈”有兩個定位,一方面,依托核心企業數據流、物流、資金流管控,將核心企業信用延展至其生態圈內1級至N級產業鏈客戶;另一方面,加強線上化的產品建設,通過PC端、APP端等線上化渠道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實現批量化服務。
流程線上化
在為客戶提供線上化解決方案的同時,是否存在難點?上海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的挑戰在于如何提高風控效能,保證客戶身份及意愿的真實性、保證貿易背景真實性等。
這背后都離不開金融科技的廣泛運用,比如在業務申請環節,“上行e鏈”就應用了人臉識別等手段,后臺對接工商、公安數據,在線實現客戶身份要素鑒權及意愿核實;在簽約環節,使用數字證書技術、運用有效電子簽名實現電子融資合同的簽訂,并將電子指令、電子簽名等發送至有資質的第三方存證機構進行存證;在貿易背景審核環節,對接發票自動核驗功能,實現發票數據在線系統驗真;在質押登記環節,通過與人行中登系統直連實現在線的應收賬款轉讓登記。
也因此,“上行e鏈”平臺上線后,得到了客戶尤其是中小微客戶的一致認可,業務量增長較快。項目基于供應商對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將核心企業信用延伸至上游N級供應商,由點至面,打破區域限制,有效降低了供應商的融資成本;同時基于線上化的服務能力,有效提升了客戶的服務效率。
據了解,上海銀行大力推進業務線上化、數字化轉型,已與約200家核心企業開展業務合作,服務產業鏈上客戶超7000戶,線上余額近300億元,業務增長迅速。通過線上供應鏈金融產品,上海銀行切實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有效提升了產業鏈上長尾端客戶服務質效。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