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幫助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個體工商戶是“小微中的小微”,融資難題更加突出。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應把個體工商戶作為重要服務對象,優化資源配置,積極創新產品,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服務質效。
個體工商戶是我國市場主體的重要部分。截至目前,全國個體工商戶約1億戶,占各類市場主體三分之二?!傲!敝械谋J袌鲋黧w,重要的是保小微企業和工商戶。微眾銀行發布的《2021銀行用戶行為大調研報告》顯示,個體工商戶在繁榮經濟、穩定就業、促進創新、便利群眾等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但是他們平均工作時長12.8小時,近六成個體工商戶基本全年無休。特別是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雙重沖擊,部分個體工商戶不僅既面臨“費用多、成本高”,而且還遭遇“訂單減、需求降”,生存和發展存在著較大困難。
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金融支持,是實現“六穩”“六?!?、穩固經濟恢復的重要舉措,將為2022年經濟工作穩步開局奠定基礎。金融機構要針對個體工商戶的特點,研發量身定制的產品和服務。一是要通過設立專項額度、加大內部激勵等措施,著力提高個體工商戶“首貸”比例,打通金融服務“最先一公里”;二是要完善制度安排、簡化業務環節,創新更多的便利續貸、隨借隨還等產品,持續做好個體工商戶續貸工作,降低續貸成本;三是綜合運用金融科技、線下調查等多種手段,降低對抵質押等擔保方式的依賴,推出更多方便靈活的信用貸款。此外,還要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及時響應個體工商戶金融服務需求。對開戶、結算、擔保等方面的費用,能免則免,能降則降,切實減輕個體工商戶綜合負擔。
應進一步完善多層次、廣覆蓋的金融機構體系,優化小微金融生態,推動各類金融機構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對個體工商戶服務的合力。特別是中小銀行要發揮機構層級少、決策鏈條短等特點,更好地滿足個體工商戶“短頻快急”的融資需求。金融管理部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推動中小銀行成為個體工商戶金融服務的主力軍。今年以來,中小銀行上市速度加快,年內已有重慶銀行、齊魯銀行、瑞豐銀行、上海農商行等在A股上市,蘭州銀行即將登陸深交所。公開上市是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提升管理的重要途徑,應繼續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銀行盡快上市,推動中小銀行穩健發展,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還應適當放寬政策限制,支持互聯網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增加對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投放,滿足他們的生產或生活需求,充分發揮數字普惠金融積極作用。
12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并從2022年起將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納入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計劃管理。這兩種方式“量價并舉”,有助于推動銀行增加小微企業貸款并降低貸款成本,契合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實際需求。12月20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在保持19個月不變之后,下降了5個基點,有助于進一步降低以中短期融資為主的個體工商戶綜合融資成本。相關部門還可以進一步探索將個體工商戶貸款在普惠小微貸款中單列統計,單獨考核,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和服務力度。財政部門、地方政府應完善激勵約束、風險共當和分擔機制,對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較大、占比較高的中小金融機構進行獎勵,對個體工商戶不良貸款按一定比例對金融機構進行補償;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要開辟綠色通道,提高服務個體工商戶的效率和能力。
支持個體工商戶走出困境,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要通過落實“放管服”改革、打破隱形壁壘等一系列舉措,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制度成本,降低個體工商戶的稅收負擔,穩定各類市場主體信心和預期,進一步激發和擴大市場需求,讓遍布城鄉的個體工商戶和“路邊店”“夫妻店”等小攤小販恢復生機,順利“活”下去,真正“活”起來。
作者董希淼系秦農銀行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電子銀行網專欄專家。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