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是我國宏觀政策的重要部分,2022年貨幣政策的基調、措施關系宏觀經濟大盤,影響市場信心和預期,因此備受關注。從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1年第四季度例會和央行2022年工作會議看,2022年貨幣政策將增強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發揮好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更加主動有為,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這表明,明年貨幣政策將有新變化、新舉措,實體經濟和市場主體將獲得更有力的支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為貨幣政策明確了方向。因此,明年貨幣政策在穩健的主基調上將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流動性將更加合理充裕。在此基礎上,明年貨幣政策在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的同時,將更加凸顯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扒罢靶浴?,即對未來一段時間內外部形勢進行研判并提前作出政策調整,以更好應對變化,對沖風險,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如果經濟下行壓力有變大的趨勢,政策調整的時間節點應提前,調整力度應大于預期?!熬珳市浴奔簇泿耪咴诟屿`活適度的同時,不搞大水漫灌,更好地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緩解進行精準滴灌。下一步,央行將采取多種措施,引導流動性更多進入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白灾餍浴?,是指面對高度不確定的內外部環境,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保持定力,不“聞美起舞”,主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主動進行調整。當然,在我國應密切觀察,做好政策儲備,嚴防輸入性金融風險。
從思路上看,跨周期與逆周期調節有機結合將是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的主要特征。逆周期調節主要體現在“逆”上,即采取政策措施熨平經濟下行周期帶來的波動,減緩經濟下行壓力。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助推經濟社會平穩恢復。但經濟恢復的態勢并不穩步,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速4.9%,均跌破5%。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采取跨周期調節政策措施??缰芷谡{節主要體現在“跨”,即在時間跨度上跨越一定周期,比如對某些政策進行跨年度安排。8月和12月,央行兩次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強調統籌考慮今明兩年銜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缰芷诤湍嬷芷谡{控政策有機結合,既要立足當下的困難和問題,又要著眼明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壓力和挑戰??缰芷谂c逆周期調節有機結合,也將使貨幣政策更具有前瞻性。
從操作上看,總量工具和結構性工具相結合將是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的主要特點。我國宏觀經濟既面臨著周期性問題也面臨著結構性問題,因此貨幣政策需要從總量和結構兩個方面發揮作用。一方面,適時用好總量工具,保持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因此,下一步應繼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為金融機構提供長期低成本資金,推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仍有調降空間。另一方面,突出結構性工具作用,做好加法,加大對部分領域和行業、企業的定向“輸血”。下一步,應用好定向降準、再貸款以及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突出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持;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工具,支持金融機構加快發展綠色金融,推動“雙碳”目標實現。
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應更加主動有為,既要適度用好總量工具,也要適時用足結構性工具;既要做好結構性增量工具的“加法”,也要發揮結構性價格工具的作用。對前期紓困中小企業、支持綠色發展的貨幣政策工具,應保持基本穩定,并適時擴大適用范圍和對象。同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應加強協調聯動??傊?,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我國宏觀政策應該穩字當頭、穩中有進,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兼顧防風險、調結構,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作者系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電子銀行網專欄專家)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