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

          1. 移動端
            訪問手機端
            官微
            訪問官微

            搜索
            取消
            溫馨提示:
            敬愛的用戶,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會導致頁面瀏覽異常,建議您升級瀏覽器版本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打開。

            董希淼:穿越波動的穩健 上半年銀行理財市場回顧與展望

            董希淼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 2022-08-22 09:10:08 銀行理財 董希淼
            董希淼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     2022-08-22 09:10:08

            核心提示最重要的是理財公司應主動提升專業化、數字化、特色化發展能力。

            2022年是資管新規全面實施的第一年。上半年,面對內外部多重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銀行理財在經歷短暫回調之后繼續穩健前行,成績來之不易??傮w而言,上年銀行理財市場發展態勢良好,未來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監管,基于客戶需求優化產品,提升專業服務能力。

            從8月19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看,上半年銀行理財市場有四個方面的特點值得關注:

            第一,發展更加穩健。一季度,銀行理財市場出現少數產品“破凈”現象,引發市場關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一度比年初有所下降。但二季度市場迅速企穩回升,規模重回29萬億元之上,達到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8%。廣大投資者不離不棄,數量繼續增長,達到9145.40萬個,同比增長49%。預計全年理財市場規模將突破30萬億元,投資者超過1億個。

            第二,結構更加優化。資管新規全面實施,理財業務轉型持續深化。從產品結構看,凈值型理財產品占比已經達到95.09%,已經成為絕對主力;從期限結構看,全市場新發封閉式產品加權平均期限為443天,同比增長57.65%;從投資結構看,理財產品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從投資者結構看,個人投資者仍占絕對比例,但機構投資者比例有所上升,接近1%。

            第三,產品更加豐富。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擴大至“十地十機構”及一家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認購超過600億元,受到投資者熱捧。理財市場積極推動產品主題創新,綠色發展、疫情防控、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公益慈善等主題產品層出不窮,一方面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一方面增強了產品的吸引力。如理財資金投向綠色債券就超過2500億元。

            第四,服務更加專業。從市場格局看,29家理財公司獲批籌建,27家已經開業,理財公司產品占比達65.66%,成為行業主流。從產品收益看,理財產品收益率不降反升,加權平均收益率為3.61%,同比增加9BP,累計為投資者者創造收益4172億元。同時,監管規制不斷完善,理財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首次向光大理財,中銀理財等兩家公司開出罰單。

            從《報告》看,上半年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明顯,從三個方面數據可以觀察到這一趨勢。個人投資者中,數量最多的是風險偏好為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占比為 35.51%;風險偏好為三級(平衡型)、四級(平衡型)和五級(進取型)的投資者數量占比同比均有所下降。投資者投資理財產品主要集中在一級(低)和二級(中低)風險等級上,合計超過90%,而且一級比例較年初上升5個百分點。從理財產品類型看,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存續余額同比增長20.22%,占比93.83%;權益類理財產品存續余額同比下降5.69%,占比僅為0.27%。銀行和理財公司從客戶需求出發,根據市場變化,適時主動調整產品及投資風格當然是必要的,近期還看到少數理財產品提前終止運作。但在低波動、高收益資產十分稀缺的情況下,銀行和理財公司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這一“不可能三角”中做好動態平衡,將是一個長期的巨大挑戰。因此,理財公司應加快引入和培養專業人才,提升投研體系和能力。同時,加強市場溝通,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資者教育活動,強化“賣者盡責,買者自負”,持續提升國民金融素養,引導投資者養成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

            《報告》還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上半年,農村金融機構新發產品5652只,占全市場比例達到37.30%,成為新發產品數最多的機構類型。這反映出隨著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戰略全面實施,縣域和農村居民理財需求旺盛,這或將是理財市場未來“新藍?!?。監管部門在嚴格把控理財公司“入口關”、穩步推進理財公司批設工作的同時,應積極研究優化中小銀行設立理財公司的新模式和新路徑,更好地滿足中小銀行發展理財業務的強烈愿望,努力消除銀行體系的“馬太效應”。如支持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如農商聯合銀行)牽頭發起設立理財公司。更多的中小銀行應抓住理財產品銷售暫未對第三方開放的時間窗口,以理財產品中央數據交換平臺上線為契機,建設和完善代銷系統,培養專業的理財顧問,大力發展理財產品代銷業務。

            還應不斷完善理財公司治理體系,適時出臺《理財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辦法》,強化理財公司內控合規管理制度建設;探索建立理財公司和理財產品評級評價體系,推動市場良性競爭,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參考;努力推動制度實施,從業務管理、產品銷售、流動性風險等方面持續強化管理。應繼續深化理財市場對外開放,加快引入中外資戰略投資者進入理財公司,提升理財公司競爭活力。當然,最重要的是理財公司應主動提升專業化、數字化、特色化發展能力。

            董希淼系秦農銀行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電子銀行網專欄專家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

            為你推薦

            猜你喜歡

            收藏成功

            確定
            1024你懂的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五月丁香合缴情网_99爱之精品网站

            <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