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月金融統計數據??傮w而言,1月金融數據較為亮眼,顯著好于預期,表明市場信心和預期恢復,宏觀經濟正在加快好轉。但貸款需求“企業強,居民弱”的情況仍然存在,下一步應采取綜合措施,努力提振居民消費和投資的意愿和能力。
數據顯示,1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創下2016年中以來最高水平。M2增速再創新高,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幣存款特別是住戶存款大幅度增加。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同比多增3.0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同比多增7900億元。而隨著貸款規模再創新高,以及財政靠前發加大貨幣投放,銀行貨幣創造能力增強,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M2增速。1月末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6.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個和8.6個百分點。這反映出企業投資交易活動活躍度明顯增強。這也表明,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
數據顯示,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創下單月信貸投放歷史新高,在上年同期較高基數的基礎上多增9227億元,實現信貸投放“開門紅”。 1月是信貸增長的“大月”,貸款增長往往較快,但往年增量一般維持在2—4萬億,而今年1月增量近5萬億,超出預期。社會融資規模方面,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98萬億元,雖然低于上年同期,但仍然超出市場預期。
從結構看,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68萬億元,同比多增1.32萬億元,是人民幣貸款增長的主要貢獻項。人民幣貸款特別是企(事)業單位貸款增長較快,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因素——一是我國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政策環境正在加快轉好,企業信心和預期加快恢復,融資需求增強。二是今年特殊的季節性因素推動。今年春節較早,銀行“開門紅”旺季營銷活動啟動早,年初項目儲備更充分,信貸額度較為充足,通過“早投放”實現“早收益”。三是金融管理部門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多次召開會議要求銀行靠前發力,貨幣政策精準有力,推動貸款加快投放、盡早投放。當然,1月人民幣貸款同比大幅多增,也與近期債券發行數量下降、部分企業轉向貸款市場融資有關。
同時要看到,1月住戶貸款僅增加2572億元,同比少增5858億元。其中,1月住戶短期貸款增加34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231億元,同比分別少增665億元、5193億元。住戶貸款同比少增,也與春節前后個人住房貸款“提前還款潮”有一定關系。這表明,貸款需求“企業強,居民弱”的現象不但沒有改變,反而進一步加劇。這反映出,受多重因素影響,居民消費和投資意愿不振,有效融資需求不足,對未來的信心和預期仍然偏弱。央行2022年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也表明,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比上季增加3.7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比上季減少3.7個百分點。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強調,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這表明,下一步階段貨幣政策將重點在“精準”和“有力”兩個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熬珳省?,就要突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定向“輸血”,實施精準滴灌,優化信貸結構?!坝辛Α?,應適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并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為金融機構提供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金,繼續向市場發出穩增長、擴內需的明確信號。
當前和未來,要高度重視居民部門信心較弱、需求不足等問題,繼續加大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實施力度,加快采取下調首付比例、取消“認房又認貸”、降低存量貸款利率等措施進行優化。目前住房信貸政策調整,主要集中在支持剛性住房需求,應在如何更好地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采取更有力的支持措施,如取消不合理的限購、限貸措施,對已經結清貸款的居民應允許購買第三套住房,并適當下調二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同時,繼續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適度下行,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此外,應加快采取綜合措施,穩住和擴大居民日常消費。如支持和引導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通過提供信用卡分期、汽車貸款等產品,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二手車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進一步擴大汽車等大宗消費品消費。
當然,貨幣金融政策不是萬能的,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統籌協調,實現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協同發力、綜合施策,繼續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持續激發有效融資需求,在應對內外部多重挑戰中加快實現宏觀經濟整體性轉好。
(董希淼系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電子銀行網專欄專家)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