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間,平安銀行發布首份A股上市銀行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798.95億元,同比增長6.2%;實現凈利潤455.16億元,同比增長25.3%,零售客戶管理資產規模(AUM)接近3.6萬億元,關鍵風險指標保持穩定。同時,該行持續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優化信貸結構,普惠、制造業、涉農、綠色金融等領域貸款實現較好增長。
核心經營指標保持穩健
年報顯示,平安銀行2022年各項業務均衡發展。2022年末,該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3.5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7%,其中私行達標客戶AUM余額1.6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3%;個人存款余額1.0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3%。2022年末,該行對公客戶數61.59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0.55萬戶,增幅20.7%;對公開放銀行服務企業客戶50968戶,較上年末增長68.2%;企業存款余額2.2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9%。2022年,該行主要做市交易品種的交易量和市場份額均保持市場前列,其中債券交易量的市場份額為3.2%,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平安避險”外匯避險業務交易量335.66億美元,同比增長54.0%。
資產質量方面,平安銀行去年保持了平穩水平。報告顯示,2022年,該行積極應對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加強資產質量管控,推動風險防范和化解。2022年末,不良貸款率1.05%,較上年末微升0.03個百分點;逾期貸款余額占比1.56%,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逾期60天以上貸款偏離度及逾期90天以上貸款偏離度分別為0.83和0.69,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02和0.04;撥備覆蓋率290.28%,較上年末上升1.86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保持較好水平。
零售、對公業務持續增長
年報顯示,零售業務方面,2022年,平安銀行積極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普惠民生的初心使命,充分發揮綜合金融和科技賦能優勢,持續深入貫徹以開放銀行、AI銀行、遠程銀行、線下銀行、綜合化銀行相互銜接并有機融合的零售轉型新模式,打造“智能化銀行3.0”,零售各項業務穩健發展,業務規模取得進一步突破。2022年末,個人存款余額突破1萬億元,個人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平安口袋銀行APP月活躍用戶數(MAU)突破5000萬戶,轉型發展成效持續顯現。
對公業務方面,2022年,平安銀行對公業務緊跟國家戰略布局,持續加大對制造業、專精特新、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的融資支持。該行對公業務發揮科技及平臺優勢,發力兩大核心賽道,實現業務平穩增長。截至2022年末,平安銀行對公客戶數61.59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0.55萬戶,增幅20.7%。
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022年,平安銀行踐行零售轉型新模式,不斷深化數字化、線上化經營,有效提升智慧普惠服務能力,打造7×24小時貸款服務。同時,借助大數據、AI、物聯網、區塊鏈等領先技術,深入供應鏈場景和生態,推動小微專屬產品“新微貸”實現數字化升級,并持續優化“宅抵貸”“抵押E貸”等普惠產品,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該行堅決落實四部委要求,積極響應“減費讓利”兩項倡議,助力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減負。
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平安銀行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不含票據融資的小微企業貸款(以下簡稱“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累計戶數105.78萬戶,其中貸款金額在100萬元以下的戶數占比88%,處于產業鏈最底端的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占絕對主體;貸款余額5282.2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8.2%,其中信用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93.43億元,占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的比例為20.7%;2022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累計發放額4680.87億元,同比增長31.2%,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1.93個百分點,不良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平安銀行持續加大民營企業支持力度,2022年,該行新增投放民營企業貸款客戶占新增投放所有企業貸款客戶達70%以上;2022年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8.4%,在企業貸款余額中的占比為74.5%。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