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

          1. 移動端
            訪問手機端
            官微
            訪問官微

            搜索
            取消
            溫馨提示:
            敬愛的用戶,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會導致頁面瀏覽異常,建議您升級瀏覽器版本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打開。

            董希淼:7月金融數據發生了哪些變化

            董希淼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 2023-08-17 10:25:52 金融數據 董希淼
            董希淼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     2023-08-17 10:25:52

            核心提示應全面看待個別月份數據波動,一方面不為短期的季節性變化而過于擔憂,一方面要正視數據背后反映出的問題和隱憂。

            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7月社會融資和金融數據統計報告??傮w而言,7月金融數據發生了一些變化,部分指標低于市場預期。應全面看待個別月份數據波動,一方面不為短期的季節性變化而過于擔憂,一方面要正視數據背后反映出的問題和隱憂。

            數據顯示,7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6個和1.3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單月最低增速。雖然M2增速仍然相對較高,但也反映出市場流動性有所變化。與此同時,狹義貨幣(M1)余額同比增長2.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8個和4.4個百分點。而M2與M1的“剪刀差”由6月的8.1%擴大到8.4%,為今年以來最高值。M1主體為企業活期存款,M1增速下降及“剪刀差”擴大,反映出企業擴大生產的意愿有所下降。

            從總量看,7月無論是社會融資規模還是人民幣貸款增量都呈現同比少增,大幅低于市場預期。如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282億元,同比少增2703億元,為2016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而6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22萬億元。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459億元,為2009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同比少增3498億元,而6月人民幣貸款增量為3.05萬億元。在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中,政府債券新增4109億元,為最大貢獻項,而人民幣貸款成為最大拖累項。

            從結構看,無論是企(事)業單位貸款還是住戶貸款都增長乏力。7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378億元,同比少增499億元,為今年以來第二個月同比少增。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785億元,同比多減239億元;中長期增加貸款2712億元,同比少增747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為今年以來第一次。這反映出前期政策性工具集中發力之后,基礎設施、重大項目投資增長乏力。7月住戶貸款減少2007億元,在去年較低的基數上仍然同比多減3224億元,為今年以來第二個月同比少增。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335億元,同比多減1066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672億元,同比多減2158億元。這反映出居民部門融資需求較為不足,對未來的信心和預期轉弱。

            總體而言,7月金融數據較為低迷。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我國經濟處于弱修復期,恢復態勢并不穩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仍然較為疲軟。從前七個月看,金融數據呈現觸底—反彈—觸底的循環。如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和人民幣貸款強勁增長,但4月、5月快速回落,6月又意外反彈。這表明,有效融資需求的穩定性和持續性較弱。

            二是6月社會融資規模和人民幣貸款增長較快,產生透支效應。金融機構為完成半年指標,信貸投放提前沖量,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環比多增2.67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3.05萬億元,同比多增2296億元,均超市場預期。在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6月已經提前透支7月需求。

            三是季節性因素影響。7月本是信貸投放小月,信貸投放量歷來較小。7月以來我國多地爆發洪水等自然災害,在短期內影響信貸有效投放和增長。此外,6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市場主體可能形成較強的利率下行預期,或導致部分企業和居民主動推遲融資需求釋放。

            需要強調的是,判斷有效融資需求恢復情況和金融支持服務實體經濟力度,不應單看一個月的金融數據。從今年前七個月情況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2.0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2069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6.08萬億元,同比多增1.67萬億元。無論是社會融資規模還是人民幣貸款,前七個月均實現同比多增,這表明市場主體融資需求總體上有所恢復,金融支持服務實體力度仍然較大。

            下一步,應高度重視經濟運行的不足和問題,繼續出臺、加快實施支持經濟持續回升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以較快的速度穩住宏觀經濟恢復勢頭。過去三年我國并未實施強刺激政策,貨幣政策調整空間較大,政策工具和政策儲備較為豐富,有條件加大實施力度。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仍有一定降準空間,建議近期實施一次全面降準。同時,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適度降低各類政策工具利率,引導LPR繼續下降,發揮LPR形成機制改革作用,推動市場利率繼續下行、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要高度重視住戶部門信心較弱、需求不振等問題。應盡快從需求側發力,加快調整優化住房限購、限貸、限售政策,綜合采取下調首付比例和利率下限、取消“認房又認貸”等措施,加大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實施力度。目前住房信貸政策調整,主要集中在支持剛性住房需求,應在如何更好地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采取更堅決有力的優化措施。央行應加強對金融機構指導,引導利率偏高的部分存量房貸利率階段性降低,進一步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同時,加快采取綜合措施,穩住和擴大居民汽車、家居等大宗消費。(本文原載2023年8月17日《中國銀行保險報》)

            董希淼系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電子銀行網專欄專家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

            為你推薦

            猜你喜歡

            收藏成功

            確定
            1024你懂的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五月丁香合缴情网_99爱之精品网站

            <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