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三季度,蘇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91.88億元,同比增長1.63億元,增幅1.81%;實現凈利潤39.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1億元,增幅21.0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62億元,同比增長6.62億元,增幅21.36%?;久抗墒找嫱仍鲩L16.47%;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年化)13.12%,同比上升0.91個百分點。
本周多家銀行將公布三季報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3年9月末,蘇州銀行不良貸款率0.84 %,較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524.13%,資產質量持續保持在穩定水平。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37%,一級資本充足率10.84%,資本充足率13.15%;流動性比例78.50%,流動性覆蓋率134.91%。各項指標符合監管要求,處于穩健合理水平。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的研報表示, 蘇州銀行堅持“以民唯美、向實而行”發展理念,公司發展與本地經濟同頻共振,規模擴張節奏快,未來展業空間大。對公業務平臺優勢鮮明,資源向制造業、科創等實體領域傾斜;零售依托金融生態圈,潛在財富客群龐大。公司近年獲得公募基金、托管牌照,理財子牌照獲取可期,中收增長空間可期。此外,公司存量風險持續壓降,新增風險可控,資產質量對業績拖累減輕,資本安全邊際較厚。綜合看,蘇州銀行未來規模擴張、中收增長、資產質量穩定向好保障發展可持續性。維持“買入”評級。
除了蘇州銀行之外,常熟銀行、長沙銀行、中信銀行、上海銀行、建設銀行、成都銀行和青島農商行等7家銀行將在10月27日當日同臺競技,當日的重頭戲無疑是建設銀行承擔。10月31日,為密集披露期,當日有18家銀行的年報將齊齊亮相,而且包含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2家“重量級”的選手。
目前市場對于銀行三年報都較為關注, 中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肖斐斐的研報表示,三季度以來,壓制銀行股估值的靴子逐步落地。首先息差方面,存量按揭利率調整方案出臺后,對銀行息差下降預期一次性落地,盡管新發貸款利率仍有下降空間,但存款定價調降對沖效果亦逐步顯現,整體而言銀行凈息差預期逐漸明朗;其次城投債務風險方面,近期多地特殊再融資債發行積極推進,一攬子化債進展愈發明朗,有助銀行業長期資產負債表穩定,對于基本面長期趨勢擔憂的“不確定性”下降;第三地產風險方面,7月政治局會議后,當前房地產行業處于政策托底期和效果觀察期,肖斐斐認為年內頭部房企新增問題房企的可能性較低,銀行業對房企風險敞口審慎可控,風險暴露目前步入中后期。
看好銀行四季度行情
對于接下來銀行的表現, 浙商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預計9月信貸新增2.75萬億元,同比多增2800億元,余額增速環比持平于11.1%,預計9月社融新增4.17萬億元,同比多增6275億元,余額同比增速9.1%,環比微升0.1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基本面筑底,悲觀預期已經反映在估值中,目前銀行PB估值為0.55倍,PB估值處于近十年5.9%低分位數。后續穩增長、化風險政策繼續發力,有望驅動銀行股估值修復,重點推薦高股息大行+成長性小行。
廣發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倪軍判斷四季度銀行板塊絕對收益有望持續。倪軍表示,9月末銀行間流動性季節性緊張已經過去,利率回升到了短期的尾聲;國慶期間地產銷售僅邊際上有一定修復(主要是一線城市回暖),地產沒有大幅轉暖之前,預計今年不會出現去年年底利率大幅上行情形,財政發行快,前期加速發行的政府債券在10-11月進入支出階段,實體流動性的壓力也將緩解。銀行板塊而言,目前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開始扭轉,經濟數據持續改善(目前已經看到9月PMI超預期),四季度依然看好銀行板塊絕對收益。板塊內部而言,接近三季報披露時點,市場開始聚焦3季報預期,考慮到城商行去年前三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速較快,受高基數擾動營收承壓,因此預計優質城商行行情的窗口期會在三季報披露后。
信達證券的研報也認為,當前經濟復蘇尚在途中,隨著利好政策陸續落地,房地產風險緩釋預期增強,銀行資產質量預計邊際改善,息差二季度企穩,繼續下降空間較小,存款利率多次調降減輕負債端成本壓力,政府化債政策傳遞積極信號,推動企業信心恢復動力抬升,信貸規模有望修復,銀行估值回暖可期。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