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晚間,微眾銀行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該行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93.61億元,同比增長11.3%;凈利潤108.15億元,同比增長21%;資產規模達5356億元,較年初增長13%,個人有效客戶數達到了3.99 億人,較上年末增加約 3700 萬人。
微眾銀行的利息凈收入增長21%。同時,該行在發力金融投資和財富管理業務。2023年,該行金融投資余額同比增加 124.12%,代銷金融產品池擴容為原先的近三倍。
從整個行業來看,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數據,民營銀行的凈息差水平是六大類商業銀行中唯一擴大的一類。2023年,民營銀行實現了204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5.9%。
利息凈收入增長超20%
2023 年,微眾銀行實現營業收入 393.61 億元,同比增長 11%,其中利息凈收入 301.62 億元,同比增長20.79%,凈利潤 108.15 億元,同比增長 21%。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數據,2023年全國民營銀行共實現凈利潤204億,因此微眾銀行的凈利潤占民營銀行的比重超過了53%,該指標在2022年為50.8%,可以看出該行的民營銀行龍頭地位。
從收入端來看,微眾銀行利息凈收入占比 76.63%,非利息凈收入占比 23.37%,且利息凈收入 301.62 億元,同比增長 20.79%。
在銀行業利息凈收入均承壓的背景下,微眾銀行為何能實現逆勢增長?該行將原因解釋為生息資產規模增長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微眾銀行并非單純“以量補價”,而是“量價齊升”。
雖然微眾銀行沒有在年報中披露凈息差的習慣,但記者仍能找到三個線索。首先,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2023年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外資銀行的凈息差均明顯收窄,但民營銀行的凈息差卻逆勢上揚,由3.94%上升至4.39%。
同時,微眾銀行2023年利息收入397.54 億元,同比增長 20.45%;利息支出 95.92 億元,同比增長 19.38%,利息收入增速快于利息支出增速。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該行2024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中獲悉,該行2023年6月的凈息差為6.0%,近三年來實現持續提升。
綜合上述信息可以判斷,微眾銀行對負債端和成本端的控制均較為穩健,凈息差水平處在一個良好的水平。
風險控制方面,該行不良貸款率從1.47%下降至1.46%,關注類貸款比例從1.79%下降至1.35%。
此外,微眾銀行2023 年末個人有效客戶數 3.99 億人,比上年末增加約 3700 萬人。該行戶均利潤貢獻僅約 28元,體現了該行聚焦長尾客戶的特色定位。
金融投資余額增加 124.12%
微眾銀行2023年年報顯示,該行流動性覆蓋率從346.11%下降至139.80%。
這一指標為何大幅下降?該行的現金流量表揭示了部分原因。
2023 年,該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 8.03 億元,凈流入額同比減少 246.92 億元,主要為金融投資凈流出增加所致。具體來看,2023 年末,微眾銀行金融投資余額 57.55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31.87 億元,增長 124.12%,主要是該行持有的交易性同業存單投資增加所致。
除了投資端,在籌資端微眾銀行也在擴大業務規模。該行2023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 208.98 億元,凈流入額同比增加 152.49 億元,主要為發行同業存單凈流入增加所致。
一般來講,發行同業存單有助于銀行緩解負債端壓力,優化負債結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微眾銀行歷年的同業存單發行計劃發現,從2022年至2024年,該行的申請總額度分別為800萬、900萬、1000萬,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此前2021年該行并未發行同業存單。
此外,該行202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出 323.21 億元,凈流出額同比減少 115.16 億元,主要為向中央銀行借款凈流入和同業存放凈流入增加所致。
2023年,微眾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12.80%,已經連續兩年提升。
產品池擴充為原先的近三倍
在凈息差收窄的銀行業趨勢下,多家銀行開始發力財富管理這一輕資產業務。據悉,“微眾銀行財富 +”是該行的財富管理業務,主要以數字化手段提供金融產品銷售服務。
此前一位深圳公募基金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期微眾銀行在快速地擴充產品池,各專區都在改版?!边@一說法從年報中得到了印證。
21世紀經報道記者注意到,過去一年微眾銀行的合作資管機構明顯增加,且代銷的金融產品數量增加為原先的近三倍。
據微眾銀行2022年和2023年年報,與該行合作的基金公司從57家增加至71家,理財子公司從19家增加至23家,保險公司從9家增加至11家,但信托公司從8家下降至7家。代銷產品從超1700只提升至超4900只,產品池擴充為原先的近三倍。
該行2023 年末管理資產余額 25778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37%。微眾銀行表示,該行資產管理規模的增長主要得益于代銷業務增長的帶動。其中,該行代理銷售以資管產品為主,資管產品余額為 22008 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眾銀行2023年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13.20%達到114.9億元的同時,代理業務手續費支出同比降低了7.89%,因此代銷業務對該行的業績形成了正向貢獻。
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在年報致辭中表示,微眾銀行在科技、風險和財富管理等領域持續引進專業人才。
多家民營銀行發布年度業績
多家民營銀行發布了2023年年報,其中行業頭部大多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
網商銀行2023年年報顯示,該行資產規模4521.3億元,全年累計服務小微客戶數超5300萬,營業收入187.43億元,同比增長19.49%;凈利潤42.03億元,同比增長18.8%。
江蘇蘇寧銀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顯示,2023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45.65億元,同比增長為12.28%;資產總額為1163.56億元,同比增長11.57%;實現凈利潤10.55億元,同比上升4.98。
中信銀行發布的年報也披露了旗下百信銀行2023年經營業績。2023年,百信銀行實現營業凈收入45.34億元,同比增長14.27%;凈利潤8.55億元,同比增長30.25%。
總體來看,民營銀行的整體規模雖僅與一家頭部城商行相當,但憑借其更下沉的定位和數字化的特色,在銀行業的競爭中實現了業績的正增長。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