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28日,“布雷頓森林體系:過去80年與未來展望”國際會議暨2024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辦。
“數字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也是助推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數字金融是科技與金融相結合的一類金融領域或服務,是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疊加融合形成的金融形態。當前,數字金融已經滲透到生產和生活之中,包括數字銀行、數字貨幣、數字支付、數字信貸等。圍繞“數字金融助力金融強國”的主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特聘教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海洲,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健華,連連國際聯席CEO呂蔚嬿發表了主題演講。
在張健華看來,數字金融是“五篇大文章”的基礎,因為它會貫穿在前四篇“大文章”里面。數字化既包括產業、經濟、社會的數字化,同時也包括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這兩者缺一不可。實際上,不僅是經濟社會中存在數字鴻溝,其實在金融業也存在數字鴻溝,小型金融機構與大金融機構之間的數字鴻溝會越拉越大。如何彌合這樣的數字鴻溝?其實就是要搭建好金融業的基礎設施,特別是數字金融的基礎設施,能夠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便利,使它們同時搭上數字時代的快車。
他進一步指出,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包括算力、算法,還有數據。傳統金融業的基礎設施包括了支付清算網絡、交易場所,包括為交易提供服務的交易清算機構等。數字金融有其特點,既有技術的問題,也有監管及制度安排的問題,還涉及一些機構和公共服務。比如,要平衡金融安全和金融發展之間的關系,數據要素更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支付行業一直是數字金融創新的前沿地帶。呂蔚嬿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科技的應用在提升支付的效率、便利性、安全性,以及降低全球貿易的成本與壁壘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作用。支付機構亦利用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數字技術能力,堅持科技賦能、創新驅動,打造數字金融解決方案,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和普惠金融發展助力。數字支付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日益廣泛,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她進一步指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下,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訂購與交付為主要特征的數字貿易蓬勃發展,作為新質生產力,正重塑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為全球貿易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源泉。數字貿易是當前中國保持全球商貿地位的重要抓手,而數字貿易發展則需要在建設完善的貿易服務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當前,我國支付、電商、互聯網等行業的頭部企業正在持續引領創新,積極打造多元化的服務體系、互聯互通的貿易生態,將貿易鏈條上的各個環節和不同主體有機連接,不斷提升貿易效率、降低貿易成本,助力全球貿易繁榮發展。
張健華認為,“從總體來看,我們已經初步構建了數字金融基礎設施體系?,F在已經開始有了算力的基礎,剩下最主要的就是數據要素的問題,還有金融科技外包的問題,哪些實際上是可以做,哪些必須要委托外面做?!毙C構的科技能力遠不如大型的科技公司,這就需要專業化隊伍提供專業化服務。未來,中小金融機構有一些要從市場推出的,或是因為自身經營問題,或是數字化薄弱的問題?,F在,大機構數字化能力越來越強,下沉服務客戶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小機構如果想生存,沒有獲得一些公共服務是不行的。因此,制度的安排非常重要。
黃海洲認為,數字金融是五篇大文章里的壓軸之作。數字金融、數字經濟是比虛擬金融或者虛擬經濟更準確、更現代的表述?,F在已經有些非常重要的企業成長起來了,還有很多新的企業、新的業態會成長起來。值得關注的是,我們成立了一個國家層面的大數據局,這體現了數據數字的重要性。但是,這些要落到經濟層面、尤其落到金融層面的話,是有很多東西要做的,可能還是要依賴股權融資,要依賴資本市場來助力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加杠桿擴表這種方式,可能是值得商榷的一個題目。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