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

          1. 移動端
            訪問手機端
            官微
            訪問官微

            搜索
            取消
            溫馨提示:
            敬愛的用戶,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會導致頁面瀏覽異常,建議您升級瀏覽器版本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打開。

            業務內卷下互聯網貸款迎來第二春?不少中小銀行重新布局并發力互聯網渠道,邊整改邊發展

            梁柯志 來源:財聯社 2024-06-06 09:30:30 互聯網貸款 互聯網渠道 銀行動態
            梁柯志     來源:財聯社     2024-06-06 09:30:30

            核心提示經歷前期的整頓之后,互聯網貸款再次成為機構和市場關注的方向。

            經歷前期的整頓之后,互聯網貸款再次成為機構和市場關注的方向。

            6月5日,上海某大型互聯網金融助貸機構人士對財聯社表示,近一年來,不少股份行、城農商行都在互聯網渠道重新布局和發力,主要原因是看中互聯網渠道成本、速度的優勢,同時又可以用差異化渠道來平衡銀行資產風險。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近日杭州銀行在接受機構調研即明確表示,網絡信貸是探索通過互聯網方式服務普惠客群、補充營收增長的一個嘗試。截至2023年末,杭州銀行該類貸款規模360億元左右,占全行貸款總額的比例為4.5%。

            此外數據顯示,同在江浙滬地區的中小銀行對互聯網渠道的貸款都有不同程度的推動,以蘇州銀行為例,年報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蘇州銀行互聯網貸款余額分別為39.56億、75.31億元、101.35億,增速高于普通貸款。

            監管似乎也注意到互聯網貸款的新動向。

            4月底,金融監管總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股份制銀行等三類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簡稱54號文),要求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民營銀行三類銀行進一步規范互聯網貸款業務,并對指標設定、自主管理能力、合作機構約束、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提出新的要求。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5月26日,在新金融聯盟舉辦的“互聯網貸款業務的合規發展”內部研討會上,湖南三湘銀行行長夏博輝表示,“不應過度依賴合作機構的獲客引流或擔保增信來追求互聯網貸款業務規?;蛴亩唐诳焖僭鲩L”是54號文的新要求,體現了互聯網貸款要從快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增長的監管導向。

            業務內卷導致銀行獲客沖動

            一季報顯示,上市銀行中招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類似,不少銀行的營收和利潤等指標均全面放緩,增速為個位數甚至負增長。

            中金認為,第一季度上市銀行資產規模擴張速度放緩,部分銀行或出現縮表;息差繼續收窄,財富管理收入疲弱,拖累營收表現。進入4月,企業和居民端需求繼續全面走弱、債券發行放緩導致社融和貨幣增速明顯回落。

            6月4日,中行廣州分行某支行業務人士對財聯社表示,目前經濟環境社會需求本身就不足,貸款不好做,加上利率也在不斷下降,銀行經營壓力非常大,經常要拼一些銀行以外的關系和附加條件才能順利達成業務。

            在房地產開發貸、按揭貸款萎縮,實體企業貸款增長平緩的情況下,尋求新的業務渠道增長成為銀行迫切的任務。

            蘇州銀行2023年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貸款余額101.35億元,當年投放308.19億元。與當期個人住房貸款344.75億的總余額接近。

            前述上?;ヂ摼W助貸機構人士認為,現有的合作模式下,獲客、貸后都是助貸機構在做,銀行只承擔資本成本,如果預先設定助貸機構負責資產質量兜底,對目前焦慮降成本、擴資產、控風險的銀行來說,更是動力十足。

            另外,互聯網貸款依然可以幫助區域銀行實現一定的業務延伸。該人士表示,比如上海法人銀行辦理互聯網貸款,申請人只要符合身份證、申請時授權的定位、常用手機號的屬地三者之一是在上海的就行。

            互聯網貸款規范在路上

            自2020年7月,原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對其進行規范,至今一直在路上。

            2021年2月,原銀保監會補充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對銀行互聯網聯合貸款內容作出了限制,要求單筆貸款中合作方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聯合貸款業務整體余額不得超過本行全部貸款余額的50%,并規定銀行在過渡期內整改完畢。

            互聯網貸款固然成為銀行業務的補充渠道,但是業務風險同樣存在。

            杭州銀行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候承認,相對而言,該部分客群經營和收入穩定性弱于傳統線下信貸客戶,在經濟下行背景下信用風險和欺詐風險均在上升。2023年末該行網絡信貸不良率約2.0%,未來網絡信貸的新生成不良水平仍有可能上升,但對整體資產質量的影響可控。

            面對銀行的業務沖動和互聯網貸款的風險,今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股份制銀行等三類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簡稱54號文),顯示監管對機構和內容的規范日益細致具體。

            據了解,54號文還注意到資金用途問題,明確三類銀行加強授信管理和資金用途管理,防范共債風險,加強對借款人改變互聯網貸款資金用途、多方歸集資金、大額取現等行為的監測預警。

            對此,江蘇銀行消費金融與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劉靜在5月26日舉辦的“互聯網貸款業務的合規發展”內部研討會上表示,銀行無法管控行外資金,在非本行開戶場景表現尤為明顯,“希望建立資金流向行業聯盟,或者在銀行合規管理上有一些通路”。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

            為你推薦

            猜你喜歡

            收藏成功

            確定
            1024你懂的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五月丁香合缴情网_99爱之精品网站

            <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