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2025年陸家嘴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近年來,傳統跨境支付體系面臨的問題逐漸凸顯。一是傳統跨境支付方式與新興數字技術存在代差,效率低、成本高、普及性差等問題亟待改善。二是跨境支付需要協調不同的法律和監管框架、更多的利益相關者,國際合作有待加強。對此,G20等國際組織高度關注,專門制定了改善跨境支付的路線圖。三是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傳統跨境支付基礎設施容易被政治化、武器化,作為單邊制裁工具使用,破壞國際經濟金融秩序。
在這種背景下,全球希望改善跨境支付體系的呼聲不斷高漲,新興支付基礎設施和結算方式不斷涌現,推動全球跨境支付體系朝著更加高效、安全、包容、多元的方向發展。這一趨勢未來會持續增強。
一是跨境支付體系向多元化發展。幣種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使用本幣結算,促進更多貨幣的國際化使用,單一主權貨幣主導跨境支付的局面正逐步改變。渠道方面,除傳統的代理行模式外,新興跨境支付系統、區域性多邊支付系統等陸續出現,結算渠道更加多樣,跨境支付效率進一步提升。經過十余年的建設與發展,中國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廣覆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網絡。
二是支付系統和生態的互操作性不斷提升。更多國家和地區延長支付系統運行時間、采用國際通用報文、推進快速支付系統互聯互通,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以亞洲為代表的國家和地區通過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大幅提高了零售支付生態的互操作性,極大便利了居民跨境支付。
三是新興技術在跨境支付領域加速應用。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等新興技術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穩定幣蓬勃發展,實現了“支付即結算”,從底層重塑傳統支付體系,大幅縮短跨境支付鏈條,同時對金融監管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智能合約、去中心化金融等技術也將持續推動跨境支付體系的演進和發展。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