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為3.0%;5年期以上為3.5%,均與上月保持不變,符合預期。下半年,降準降息仍將可能繼續實施,但利率下行的速度和幅度受到多方面約束,市場對此應保持理性預期。
5月7日,金融管理部門宣布一攬子金融增量政策,包括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政策利率、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分別下降10—25個基點,新一輪存款利率下降也已啟動,銀行資金成本有所下降,推動5月兩個期限LPR各下降10個基點。在上月LPR剛剛下降之后,政策成效如何需進一步觀察。因此,本月LPR維持不變,是完全正常的。
從LPR報價機制看,近期央行多次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作為LPR參考基礎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為1.40%,并未發生變化,因此本月LPR較難下降。從銀行方面看,隨著持續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銀行息差縮窄壓力不斷增大。202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進一步降至1.43%,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了9個基點,下降速度快于預期。因此,銀行缺乏減少LPR報價加點的動力。從外部因素看,特朗普重新上臺之后,盡管美國貨幣政策調整面臨壓力,但美聯儲仍在放緩降息步伐,如6月19日凌晨美聯儲繼續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4.50%不變。如果LPR下降速度過快,將可能擴大中美利差,增加人民幣匯率波動壓力。
目前,無論是企業貸款利率還是個人貸款利率都處于低位。數據顯示,5月企業新發放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和個人住房新發放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約3.2%和3.1%,比上年同期低約50個基點和55個基點。由此可見,無論是企業還是居民融資成本在去年較快下降的基礎上繼續明顯下行,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呈現不斷下降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降低LPR并非當務之急,必要性不足。
還應該看到,在經濟下行周期,降息并非刺激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隨著市場利率不斷降低,降息的邊際效用也在下降。根據近期世界銀行發布調查報告,我國金融服務效率在全球50個經濟體中已達到最優水平,僅有7.7%的調查企業認為貸款利率高或貸款程序復雜。全國工商聯針對民營企業的調查也顯示,民營企業最希望解決的問題是“減稅降費相關政策”而非融資問題??梢哉f,“融資貴”已經不是當前主要問題。而且,下一步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并非只有降低LPR這一種途徑。未來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的下降,可能主要得從降低抵押擔保費、中介服務費等非利息成本著手。
貨幣政策是支持性而非決定性的。應對內外部復雜因素沖擊、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應綜合施策,從財稅政策、公平競爭、服務保障等方面采取更多有力有效的措施,為各類經營主體和居民個人創造更開放包容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條件。從長遠看,只要宏觀經濟加快恢復和高質量發展,金融支持服務實體經濟效能必將得以進一步提升。
當然,下一步金融政策仍然還有較大的實施空間。從貨幣政策看,5月降準之后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6.2%,預計還有2個百分點左右的降幅,三季度和四季度仍將可能繼續實施全面降準。隨著政策框架不斷完善,存款準備金率5%“隱性下限”將可能打破,存款準備金工具的政策調控功能將得到更充分發揮。如果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繼續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持續下行,LPR仍有下降的可能,年內LPR或將還有超過10個基點的降幅。但對LPR等利率下降的節奏、幅度,市場不可抱有過高的期待,下一階段LPR的變動需要在穩增長、穩息差、穩匯率、穩外貿、穩債市等多重目標中保持動態平衡。
在實施降準降息的同時,還要進一步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積極作用。貨幣政策主要是總量政策,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助于強化對金融機構的政策激勵,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對金融機構的牽引帶動作用,激勵金融機構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服務。近期,央行宣布增加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各3000億元,創設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日前,在陸家嘴論壇上,央行行長潘功勝宣布將在上?!跋刃邢仍嚒苯Y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創新。應持續完善制度安排,擴大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覆蓋范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消費提振以及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的“精準滴灌”。
從5月數據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和投資都相對疲弱。6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因此,應采取進一步措施,提高激勵力度,優化工作流程,引導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用足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落實好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更加有力地促進房地產市場趨穩回升。應進一步用好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鞏固資本市場回升向好的態勢,增強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持續推動股市、樓市形成良性循環。
(董希淼系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