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

          1. 移動端
            訪問手機端
            官微
            訪問官微

            搜索
            取消
            溫馨提示:
            敬愛的用戶,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會導致頁面瀏覽異常,建議您升級瀏覽器版本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打開。

            江蘇銀行:錨定“自然金融”新賽道 共繪美麗江蘇新藍圖

            來源:金融界 2025-06-26 09:46:38 江蘇銀行 綠色金融 銀行動態
                 來源:金融界     2025-06-26 09:46:38

            核心提示近年來,江蘇銀行緊跟國家戰略部署,建立完善全行ESG管理體系

            6月25日,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十周年年會上,江蘇銀行與亞投行合作簽署《自然金融倡議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圍繞“自然與生物多樣性”主題,共同探索開發自然友好型金融產品,助力美麗中國、美麗江蘇建設走深走實。

            當前,全球大約一半的GDP產出和超過46億人的生計都直接或間接依賴于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喪失可能引發的物理和轉型風險,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據聯合國開發署預測,全球每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資金缺口高達近萬億美元,迫切需要加快構建自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金融體系。作為亞投行《自然金融倡議》創新合作方,江蘇銀行將率先與其開展非主權轉貸合作,這一非主權項下的創新合作模式,既順應國際綠色金融發展大勢,又緊扣美麗中國建設重點任務;既為美麗江蘇建設引資,更為生物多樣性融資育智。

            戰略引領:錨定自然金融新賽道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作為最早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中國始終堅定踐行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近年來,江蘇銀行緊跟國家戰略部署,建立完善全行ESG管理體系,在董事會設立“戰略與ESG委員會”,在高管層設立“五篇大文章”工作領導小組,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引,將“保護、恢復和促進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遏制生物多樣性損失”納入治理架構、戰略目標和業務流程。該行制定出臺綠色金融大文章三年規劃,從政策制度、產品服務、風險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明確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要求,不斷加大綠色生態資產配置。截至目前,江蘇銀行全行綠色投融資余額近7000億元,自然與生物多樣性融資余額超3000億元,綠色貸款占比在人總行直管的21家商業銀行中排名前列,Wind ESG評級位于66家上市(A+H)銀行前列。

            產品創新:豐富生物多樣性金融工具箱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過程,就是將生態產品所蘊含的內在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過程。江蘇山水形勝、鐘靈毓秀,擁有林地、濕地多類型生態系統,孕育出8842種自然物種、176種國家重點保護物種。長江的“微笑天使”江豚、太湖仙島的桃花水母、黃海之濱的麋鹿,繪就了美麗江蘇的生態畫卷,也詮釋了經濟大省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生動實踐。

            江蘇銀行積極探索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著力打造“生態金融”服務優勢,通過機制創新與產品迭代,讓“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金山銀山”。針對公益性項目融資難的問題,創新推出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融資模式,助力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系統謀劃、一體實施”,以“環境治理+旅游產業”協同發展模式,為徐州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綜合整治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助力采煤塌陷地成功轉型為國家濕地公園,如今的潘安湖已擁有植物328種、鳥類106種、魚類46種,物種豐富度顯著提升。

            該行持續強化區域和要素市場服務,深化與北京綠交所、上海環交所等戰略合作,創新推出“碳排放權質押”“CCER質押”“生態產品價值(GEP)質押”貸款等特色產品,創新性地以“GEP質押”融資模式,支持世界自然遺產條子泥濕地修復項目建設,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環境。

            風險管控:扎牢生物多樣性融資防火墻

            良好的可持續經營能力,是做好高質量金融服務的關鍵所在,風險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如何有效識別、量化生物多樣性影響,是開展保護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前提。江蘇銀行積極開展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運用氣象大數據建立風險預測模型,精準識別寒潮、臺風等極端氣候對農業、漁業等生物多樣性相關資產的影響。

            為進一步加強投資組合影響分析,江蘇銀行引入負責任銀行原則(PRB)“投資組合影響分析工具”,對信貸資產組合進行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引導加大生物多樣性友好型資產配置。

            江蘇銀行強化全流程風險管理,通過將生物多樣性風險納入ESG風險管理指標體系,強化全流程風險管理,引導企業加強生物多樣性相關信息披露,為信息披露意愿強、生態信用好的企業提供更加便捷優惠的金融服務。

            合作共贏:構建全球可持續金融生態圈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機構等多方協同合作。江蘇銀行積極擴大綠色金融國際國內朋友圈,匯聚生物多樣性融資多方合力。

            國際上,江蘇銀行擔任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組織(UNEP FI)領導委員會委員、UNEP FI銀行理事會中東亞理事代表、中英金融機構可持續信息披露首批試點單位,積極參與全球銀行業可持續金融準則的管理與推動,為可持續金融前沿拓展與標準制定貢獻中國智慧。在COP15大會上,攜手12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行動方案》。

            國內,江蘇銀行作為人總行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組成員、中國綠金委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工作組成員,積極參與起草《金融支持自然和生物多樣性活動目錄》等多項金融標準,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中國方案、江蘇實踐貢獻更多江蘇銀行力量。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

            為你推薦

            猜你喜歡

            收藏成功

            確定
            1024你懂的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五月丁香合缴情网_99爱之精品网站

            <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