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徽商銀行首席信息官王勇出席數字金融與金融安全大會,并介紹了徽商銀行在AI大模型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王勇認為,人工智能未來將逐步演變成決策輔助工具。目前,其主要作用是賦能業務,降本增效。
他提到,中小型銀行資源有限,高管層對大模型的投入格外關注和審慎。這或許是大多數中小型銀行數智化進展較慢的原因。
不過,王勇強調,徽商銀行目前在大模型領域開展了積極探索。
具體來說,在今年,徽商銀行構建了私有化部署的大模型平臺“徽之道”,采用“1+1+N+M”的建設模式與架構。其中,第一個“1”指代底層算力平臺,擁有200張高端算力卡;第二個“1”指代以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為底座構建的模型管理平臺,該平臺同時集成了開源大模型。
徽商銀行還明確了六大重點方向及七十余項應用場景,涵蓋營銷、辦公、風控、代碼助手等領域。在遠程銀行與智能化風控方面,已經重點投入資源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同時,徽商銀行為實現機器人的智能化,正進行探索性嘗試,將宇樹機器人與大模型技術進行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大模型的安全問題也頗受關注?;丈蹄y行表示,著重關注數據安全與模型安全的兩大維度。具體而言,通過私有化部署及強化數據治理保障數據安全;通過建立安全圍欄、人在回環機制及模型驗證等方式,有效管控模型輸出內容的審核風險。
此外,在2024年報中,徽商銀行也提及了大模型應用現狀。
徽商銀行2024年報顯示,該行加大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術應用,持續增強科技系統自主可控能力,開展AI大模型綜合服務平臺建設。
事實上,銀行機構在大模型應用方面采取的策略存在差異。如頭部銀行以自研或共研為主,而中小型銀行傾向于采購成熟的大模型服務,快速獲得技術支持。
此前,徽商銀行已采購大模型或相關產品服務。
2024年10月30日,徽商銀行關于AI大模型綜合服務平臺采購項目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中標,中標金額為568.8萬元。該項目招標內容顯示,提升智能化水平和金融服務能力,賦能遠程銀行建設,提高行內辦公和面客服務效率,該行建設AI大模型綜合服務平臺,基于大模型的通用能力,完成一系列面向業務場景的應用建設。此外,該行要求投標人具有相關經驗,至少在2023年以后具有一例銀行業大模型相關項目的成功實施案例。
2025年2月6日,徽商銀行關于信用風險管理系統數字化改造提升采購項目由上海安碩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標,中標金額為460萬元。該項目招標內容顯示,根據信用風險全流程數字化轉型工程建設規劃的需要,擬開展信用風險管理系統數字化改造提升項目建設。對信用風險管理系統開展整體數字化改造,引入人工智能與大語言模型等先進技術賦能業務流程,提升信用風險管理系統服務質量與效率,強化行內信用風險管理能力。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