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費率調整浪潮。自2025年7月以來,包括中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等在內的10余家理財公司密集發布費率調整公告,管理費降幅最高達0.25個百分點。
國有大行理財公司率先拉開降費帷幕。建信理財將"睿福"穩健FOF系列產品管理費降至0.05%以下,其中嘉鑫(穩利)固收類產品管理費率觸及0.01%低位;中銀理財則把"穩富固收增強優選配置360天持有期"產品的固定管理費從0.25%直降至0.05%。相較于國有大行的穩健調整,股份行理財公司展現出更大力度,民生銀行發行的"富竹固收優選封閉合享6號"將固定管理費從0.5%驟降至0.05%,降幅高達0.45個百分點。
城商行理財公司的區域性競爭策略更為激進。杭銀理財、南銀理財等機構通過階梯式降費吸引屬地客戶,部分現金管理類產品綜合費率已跌破0.05%。這種分層競爭態勢直接反映在市場份額變化上,第三方監測數據顯示,實施顯著降費的理財公司近三個月規模增速普遍超過行業均值2-3個百分點。
費率調整背后的雙重驅動因素日漸清晰。資金市場利率持續低位運行,使得傳統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空間收窄,倒逼理財公司通過壓縮管理成本維持產品競爭力。同時凈值化轉型帶來的規模效應開始顯現,目前存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規模已突破30萬億元,規模擴張有效攤薄了單位產品的運營成本。
招銀理財推出的混合類產品"招智睿遠平衡(安盈優選)68期",標志著理財行業進入浮動費率實踐階段。該產品設置0.25%的固定管理費,遠低于同系列0.4%-0.6%的常規水平,同時引入三檔或有管理費機制:當年化收益率低于1.5%時免收浮動費,收益率在1.5%-4%區間收取0.15%,超過4%部分最高收取0.25%。這種"低固定+階梯浮動"模式,使產品綜合管理費較傳統產品下降30%-60%。
傳統固收優勢領域的研究深度持續加強。中銀理財建立信用債"五維評估模型",對發行主體實施動態跟蹤;建信理財搭建利率債交易策略庫,涵蓋騎乘策略、利差交易等12種戰術工具。這些舉措使固收類產品收益穩定性提升,2025年上半年國有大行理財公司固收產品平均回撤控制在0.3%以內,優于行業0.5%的平均水平。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