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0月,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中國電子銀行網(微信公眾號:cfca-cebnet)聯合全國70余家銀行發起“2016金融科技引領銀行未來”征文活動。以下為熱心網友通過網絡渠道投來的稿件。
作者單位:江蘇銀行常州分行計劃財務部
馬云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某種程度上說,馬云做到了當初這句被眾人當成笑話的豪言,不過,也僅僅是“做到”而已。當銀行這頭大象警醒并開始“起舞”,諸多螞蟻“盡服”。當然,作為廣大草根客戶的一份子,筆者更希望看到螞蟻和大象聯合,真正并深入改變目前科技金融生態,為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
在互聯網金融發軔之初,眾多互聯網巨頭以其敏銳的市場觸角和發達的互聯網基因一度走在了前面,但當銀行意識到互聯網金融的,或者說科技金融的巨大潛力后,其迸發出的能量和進步是互聯網巨頭們所難以企及的?!胺崔D”的背后,是銀行利用其龐大物理、資金和社會資源對金融“場景”的把握和爭奪。
場景化是金融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而在互聯網背景下,“場景”設計已經具備充分的可操作性和實踐性,包括我行在內的一些商業銀行已在金融場景化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而在“互聯網+”的概念形成并成熟后,金融“場景”在銀行業嫁接互聯網基因的過程中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2020:新動力、新格局、新戰略》提及“場景”時提出“金融的生活化”這一概念,這個概念著重強調金融不是獨立存在于人們生活中,而是嵌入在眾多的生活場景中,讓人感受不到金融的存在,可它實際上又無處不在。
“場景”把金融的門檻降低,把金融的風險、專業、復雜等種種屬性剝離或減弱,讓金融進入日常生活。打一個簡單但形象的比喻:當客戶在水果店買好三五斤蘋果付錢時,得知只要掃個碼,就能得到一根熱狗。讓用戶無法抵抗的,除了那根散發著油烤的香味的免費熱狗之外,更是不用掏錢包,不用找零錢,掃個碼,分分鐘事兒,客戶就完成了這樣一次愉快的支付體驗。這根“掃個碼才能得到的散發著油烤的香味的免費熱狗”就是場景。
當人們已經逐漸習慣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等應用時,或許很少有人意識到,此二者便是最典型的場景產物:人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場景吸納進入互聯網技術構建的金融閉環中。支付寶錢包作為老牌的互聯網金融應用,依靠電子商務這一場景而取得成功,微信支付依托發紅包這一項簡單的場景,以近乎0成本的代價迅速囊獲了上億用戶??梢哉f,支付寶錢包在客戶數目和利用粘性上優于微信支付,而微信支付則在客戶成長的速度和傳布上勝過支付寶錢包,一個是廣度上占優,一個是深度上占優。但筆者認為,截至目前,獲得絕對成功的場景也僅限于此二者。
筆者認為,傳統銀行會是“場景”下最大的受益方,它幫助銀行以極高的效率和極低的成本占領客戶的生活時間,從而為銀行創造出了解這些客戶并從他們身上賺取利益所必需的時間和信息——并且讓銀行不用擔心客戶會輕易流失。在未來對場景的爭奪戰中,關鍵是要找準客戶生活的主場景,并以此作為核心應用的切入點。這種主場景既有可能是線上的,也有可能是線下的,它不一定占據客戶最多的時間,但往往鏈接的是客戶最基本的需求。
簡單分類,場景可以分成支付場景、理財場景、融資場景、保險場景等等。而對于傳統銀行而言,這些分類又都可以一分為二:即個人客戶場景和公司客戶場景。而每一類場景都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每一種表現形式也都可以獨立地成為一種場景。在個人客戶領域:據BCG“數字化新世代3.0”研究顯示,占據用戶上網時間流量最多的是娛樂、溝通、信息獲取和電子商務四大類活動。但可惜的是,目前國內壟斷這四大類活動場景的并不是銀行,而是以“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四巨頭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對于每一種場景,已經有許多成熟的例子,本文不再贅述。在公司客戶領域:互聯網巨頭一直試圖進入該領域,但遭受了巨大的阻礙,其原因有三:一是傳統銀行在對公領域占據絕對的資源和話語權;二是互聯網巨頭并不具備對公業務的基因,面對公司客戶,他們更多的要借助傳統銀行的力量;三是在個人客戶領域的場景爭奪日趨激烈,無法集中精力開拓新的領域。因此,筆者認為,在不放棄個人客戶領域場景爭奪的前提下,傳統銀行或許可以發揮優勢盡快在公司客戶領域建立場景優勢。從這個角度講,或許將場景簡單分類為“存、貸、付”這三大類更具實用性。
從一般情況來看,目前融入客戶日常生活的途徑比較常見的有兩種,其一,自建場景;其二,與公共事業、吃喝玩樂等已有場景的運營者進行深度和交叉合作。以傳統銀行為例,建行和工行建立自己的電商平臺以及直銷銀行屬于前者,多數銀行爭奪市民卡、醫療卡入口屬于后者。前者需要較大的投入,后者則需忍受更多的競爭。
但無論如何,現階段互聯網金融浪潮只是將傳統的金融產品互聯網化,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了信息及資源的實時配置,滿足了廣大草根用戶的基本金融需求,并未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出現這種局面的最大原因在于:盡管場景一詞已經得到足夠的重視,但技術性障礙的存在使得場景的實踐與運用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甚至并未能跟得上金融互聯網化的步伐。對于廣大用戶,當然更希望出現更多更好更便利的金融“場景”,讓科技金融真正成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責任編輯:松崎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