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科技的深入發展,我國銀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很可能將演變成為金融科技企業。目前有些銀行正掀起新一輪組織架構改革潮,搭建“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創新戰略,為自身及其他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
幾天前,在上海舉行的“2017科技金融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共話科技金融與科技金融驅動下的新產業發展趨勢,共謀金融科技促進銀行業發展大計。隨著大數據、云計算、智能認知等新興技術的逐步成熟,金融科技在傳統銀行轉型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金融科技也能讓銀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變得更高。為此,當前形勢下,金融科技如何能在傳統銀行改革升級、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方面發揮核心作用,這是需要相關部門認真考慮的問題。
金融科技的核心是利用新興互聯網信息科技改造和創新金融產品和業務模式。根據應用領域,可分為五大類:在支付清算領域,包括網絡和移動支付、數字貨幣等;在融資領域,包括股權眾籌、P2P網絡借貸等;在市場基礎設施領域,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等;在投資管理領域,包括電子交易、機器人投資顧問等;在保險領域,包括保險分解和聯合保險等。
在現實金融生活中,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常被混用。實際上,科技金融落腳于金融,是指利用金融創新,高效、可控地服務于科技創新創業的金融業態和金融產品。而金融科技的主體是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偏技術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等技術驅動型企業。金融科技公司雖然落地在金融服務,但以技術見長。從公司團隊上看,最理想的團隊配置是一支敬畏金融的科技團隊和一支了解科技能力的金融團隊。而科技金融的主體是金融機構。金融科技的具體產品有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云、區塊鏈、征信、AI、數字錢包等,而科技金融的具體產品為投貸聯動、科技保險、科技信貸、知識產權證券化、股權眾籌等。不過,不論科技金融抑或金融科技,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人類生活早已融入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之列。而金融的進化過程,就是由傳統金融朝著由金融科技武裝起來的現代金融演變的過程。但無論金融科技怎么變,金融的本質始終沒變,就是經營風險,提供信用。從這個角度說,金融科技永遠是金融服務的“加速器”,金融機構永遠是金融服務的“壓艙石”。
當下,銀行的支付類、理財、消費貸款等傳統基礎業務正逐漸被金融科技企業蠶食,但與金融科技企業相比,銀行在品牌與信譽、依法合規、風險防控、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個性化服務水準、物理網點覆蓋等方面仍具優勢。在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起點上,互聯網、移動互聯與物聯網、ARVR的應用提供了人類活動的海量、全方位信息,云計算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為快速、及時、低成本的信息加工與分析奠定了基礎,使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成為可能,并已在醫療、醫藥、投資等多領域進入實際應用??萍几锩鼘⒁I銀行業的轉型創新。
隨著科技和金融非常緊密的結合,商業銀行唯有積極擁抱金融科技,不斷創新求變,方能跟上科技巨變時代的發展步伐。當然也應看到,長期以來,銀行業都是新技術應用的積極體驗者和嘗試者,從電算化、ATM、電話銀行到移動互聯等技術應用、智能網點等,銀行業與科技總是互相促進、共同發展,銀行往往是各類行業中主動尋求科技變革與創新的典范。展望未來,新技術在銀行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移動互聯和萬物互聯、ARVR應用將革新銀行與客戶接觸的渠道與體驗,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虛擬化、智能化將是銀行未來渠道的主要特征。大數據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推動銀行在市場營銷、客戶服務、風險控制、內部管理上的智能化轉型升級。金融科技將提升銀行業精準、高效、個性化服務客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基于金融科技的深入發展,我國銀行業正經歷深刻的變革,很可能將演變成為金融科技企業。果真如此,這會大大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在金融科技推動下,目前有些銀行正掀起新一輪組織架構改革潮:一是在總行層面形成更細致的專業化經營團隊,如工行以總行部門為基礎組建利潤中心;二是調整以事業部或利潤中心為方向的機構,如平安銀行、民生銀行。特別是平安銀行,總共裁撤了13個總行部門,強力轉型大零售,即從以往的對公、中小企業、零售、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綜合保障、行政科技等條線垂直管理模式,調整為大對公、大零售、大內控、大行政四大條線。還有些銀行已具備了成為金融科技企業的條件,為自身及其他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
比如,微眾銀行搭建“A+B+C+D”金融科技戰略,構建新普惠金融。所謂“A+B+C+D”創新戰略,分別指人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chain)、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微眾銀行從成立之初就在金融科技領域積極探索,以科技推動其金融創新業務發展,通過金融科技能力賦能合作伙伴,共同服務小微企業與普通大眾。微眾銀行通過構建“A+B+C+D”的金融科技基礎服務功能,幫助合作金融機構提高金融科技水平,降低成本,從而更好提供無差別金融服務。在新技術應用方面,廈門國際銀行與騰訊云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持續推進IaaS與PaaS層的私有云建設,進一步開展SaaS層的金融大數據、互聯網智能營銷、信息安全等多方面的深入合作。在大數據應用與智能認知方面,廈門國際銀行將構建一體化金融服務數據模型與大數據計算分析平臺,創新大數據服務體系,探索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實現向數字銀行、智慧銀行的轉型升級。
衷心期盼我國銀行業的未來都是用金融科技武裝起來的科技金融企業,并能更高效地、高質量地發揮其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作用。
?。ㄗ髡呦抵袊嗣胥y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聚金資本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