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與移動支付網聯合舉辦的2018第二屆中國移動金融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以《嚴“政”以待,共建移動金融新生態》為主題,從政策趨勢、金融科技創新、金融大數據、交通支付等四個方面,深度探討移動金融產業發展。24日下午的《金融科技創新論壇》由零壹財經分析師孫爽擔任主持。
一、移動終端支付可信環境政策及規范解讀
來自中金國盛認證中心的認證主管付小康,帶來了關于《移動終端支付可信環境政策及規范解讀》的主題演講。
他表示近年來支付行業快速發展,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安全隱患。主要問題表現在:一方面技術產品未經過標準符合性檢測,達不到金融行業標準;另一方面送檢樣品通過檢測,但實際使用的產品與送檢樣品不一致。去年《關于加強支付技術產品標準實施與安全管理的通知》為支付技術產品的標準落地提供了基礎。
近年來基于安全的典型應用方向: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標準確立SE技術架構不可或缺;手機Pay有機結合TEE+SE+生物識別技術金融應用;inSE基于金融級安全芯片保護的多因素認證支持,單芯片全面支持TEE+終端安全芯片SE架構。
他認為未來金融應用的趨勢是:SE——移動支付以SE形式廣泛在智能手機中部署;TEE——AP芯片級別廣泛部署于智能手機中并通過生物識別激活;手機盾產品的出現將會延續發展趨勢。
二、以用戶之眼看金融科技業的未來
來自互聯網金融身份認證聯盟(IFAA)的副秘書長宋寵,帶來了《用戶之眼看金融業的科技未來》的主題演講,他表示IFAA的目標是建立萬物互聯的可信連接。
他列舉了兩個隨身發生的事情,比如銀行卡在海外刷卡達到一定金額之后,需要自己主動給銀行打電話確認身份;再比如某香港銀行密碼確認失敗之后,改正密碼需要額外付費甚至柜臺辦理等大量工作。這些都是金融機構為了做好風控,而間接性地犧牲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那么如何安全地證明你是你而又能更好地保證用戶的便捷體驗呢?宋寵介紹了一套可信環境校驗加密體系——在移動終端系統層建立了一個保險箱,這個保險箱即可信環境加密驗證,通過生物信息輸入在保險箱內安全地證明你是你,達到既方便又安全的目的。
他表示,IFAA的可信連接標準一方面能提供全鏈路的安全保障,包括在安全標準體系下,彌合安卓碎片化,實現上下游協作以及降低適配和接入成本。另一方面能夠提供金融級的安全標準,而且在設備覆蓋量上保持第一:超過12億的支持設備,250+的手機型號支持,僅需2周時間的應用接入。
三、從支付到金融-支付機構的產業升級
來自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行業應用中心總經理霍偉,帶來了《從支付到金融,支付機構的產業升級》的主題演講。
他認為目前移動支付領域,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出現了市場份額集中的現象,支付寶和財付通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和豐富的支付場景,占據了絕對的市場優勢。
支付的發展帶來了線上線下的融合、支付與產業鏈的融合,而支付也正在變得更加生態化,比如多種支付方式協同、支付觸點增多、支付和復雜交易形態融合、支付和金融復合發展。
另一方面他認為,創新技術變革驅動了移動支付的發展:包括生物識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帶動了技術變革和新市場。
他認為在市場對金融服務需求的環境下,金融服務是支付服務升級的方向。所以支付公司也需要相應的金融升級。
四、移動安全身份認證在移動端的應用與展望
來自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的電子認證產品總監張翼,帶了《移動安全身份認證在移動端的應用與展望》的主題演講。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新技術的發展,身份認證場景正快速向移動端轉化,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也呈爆發式增長狀態,業界面臨著方案多,組織多,挑戰多等問題。與此同時,央行等監管機構也在逐步完善監管政策,在261文以及296號文中,央行對于大額交易和掃碼支付提出了分級式的標準要求:使用最高級別的安全機制數字證書,才可以不限制轉賬和支付額度。在這種情況下,張翼認為要滿足企業和監管的需求,就必須在便捷、安全、合規之間達成平衡,建立多元化的移動端身份認證框架,完成對身份認證的多渠道整合,多場景賦能以及身份認證的體系化,規范化,平臺化。張翼表示,CFCA已經完成相關系統建設和產品研發,以數字證書技術為根基,打造多種產品場景的解決方案,全流程多維度服務,以滿足各類場景與各種需求。
同時,張翼也表達了對未來身份認證的展望:1、個人用戶場景中,分離式認證正逐步向集成式認證邁進。2、“硬方案”將逐漸取得對“軟方案” 的優勢。3、安全元件的移動端中的地位逐步提高。4、聯盟化,標準化,整合化是未來趨勢。
五、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創新應用
來自平安金融壹帳通智能金融的高級總監郭鵬程,帶來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創新應用》主題演講。
他介紹了金融科技所面臨的金融信息化階段、金融突破性階段、金融顛覆性階段等三個時期的創新挑戰,認為在金融科技發展的前提下,金融創新的下一個風口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突破:1、可行的技術方案——應用創新;2、卓有成效的產品落地——場景創新;3、清晰的業務模式——模式創新。因此他分別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平安壹賬通的創新方案:
技術創新到應用創新方面:平安金融壹賬通的微表情遠程面審應用,通過微表情識別、知識圖譜的智能回答、語音識別、交叉校驗等。應用創新到場景創新方面:伯樂助力HR面試。通過人工智能和人臉識別技術自動分析人的面部特征,實時預測人的16種性格特質,輔助HR進行招聘面試。場景創新到模式創新方面:千里眼智能獲客。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為客戶進行個性化智能推薦,幫助金融機構進行流量獲客。
六、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創新與應用
來自中鈔區塊鏈研究院產品與研究部的高級經理陳亮,帶來了《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創新與應用》的主題演講。
他認為,區塊鏈是一個復雜的概念,是一個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思維模式。而金融視角的區塊鏈是一種采用多方共識機制來維護的完整的、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賬本數據庫技術方案。
他介紹了區塊鏈能夠應用在金融領域的技術方案包括:信任機制、價值流轉、分布協同、監管科技等。其中他列舉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平臺的解決方案,比如DVP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直接鎖定交易資源,不依賴外部系統,確保交易的原子性。平臺,能讓交易不再需要一個中央對手方,任何兩點之間,可以直接進行交易。智能合約,其數據安全不受邏輯更新的制約,邏輯定義模塊化,可交叉調用,實現復雜的邏輯。全局KYC能力,避免了大量重復認證、驗證的社會資源浪費。
他表示絡譜區塊鏈登記開放平臺能夠提供全面的、可信的信任模型方案,目前能力包括:存在性證明、完整性證明、身份證明、時間戳證明、數據關系證明等等。
七、金融區塊鏈安全技術標準化的思考
來自北京交通大學金融信息安全研究所的副所長、副教授張大偉,則帶來了《金融區塊鏈安全技術標準化的思考》的主題演講。
他介紹了區塊鏈系統根據應用場景和設計體系的不同,一般分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按照共享目標來劃分,可分為共享賬本和共享狀態機兩類。按照核心數據結構,分為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兩類。
他認為目前金融區塊鏈應用面臨的安全挑戰包括:1、公有鏈 vs. 聯盟鏈的技術路線選擇問題——金融區塊鏈安全標準的技術路線選擇應當采用聯盟鏈。2、公開賬本帶來的安全隱私和監管問題——標準應采用“前臺自愿、后臺實名”的身份管理策略、支持訪問控制機制、提供溯源和監管。3、多方共識下的數據一致性挑戰問題——標準應強調數據一致性和算法確定性的保障。4、密碼支撐交易系統帶來的新問題——標準應關注到算法強度、實現安全、可插拔機制等問題。5、如何有效賦能新型數字經濟形態——未來的數字經濟對于“數字資產”的交易會提出更多的需求,區塊鏈系統如何支撐。
對于金融區塊鏈安全技術標準化他提出了幾點想法:1、基于聯盟鏈的基本技術路線;2、充分借鑒和基于已有的安全標準;3、聚焦于區塊鏈特有的安全問題;4、體現金融業務、合規、監管的特點。
八、圓桌討論:金融科技帶來的破與立
圓桌討論環節由零壹財經分析師孫爽主持并提問,來自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行業應用中心總經理霍偉、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的電子認證產品總監張翼、平安金融壹帳通智能金融的高級總監郭鵬程、中鈔區塊鏈研究院產品與研究部的高級經理陳亮圍繞區塊鏈與監管以及支付創新方面的問題展開了討論。
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監管方面,平安金融壹帳通智能金融的高級總監郭鵬程認為,監管機構很難接受不符合監管要求的單方面解釋,所以他表示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等任何技術未來都應該是在符合監管要求的條件下進行。
CFCA電子認證產品總監張翼認為,沒必要將“去中心”這個概念炒的過熱,實際上真正達成了去中心化,那只有使用公有鏈的模式,太過自由不利于監管,這也是國家現在不允許比特幣在國內交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央行所發起的數字貨幣也使用了區塊鏈技術,但發行、管控、監管都可由國家直接控制,這才是法定貨幣應有的模式。而在國內區塊鏈非貨幣應用領域,“聯盟鏈”是較為火熱的應用模式,張翼認為這種模式可以擁抱監管,將部分權限開放給監管方,乃至將監管部門也作為聯盟成員之一,也是一種解決方案。
中鈔區塊鏈研究院產品與研究部的高級經理陳亮則表示,金融領域是需要強調監管的,因此在設計整個金融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時候就是考慮到了真實可信的要求,考慮了監管的訴求。比如絡譜的區塊鏈方案是一個開放的許可鏈(聯盟鏈),真實的應用場景是很難用共有鏈去做的。
關于移動支付的創新方面,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行業應用中心總經理霍偉則表示,新零售帶來了新支付創新應用產品的落地,支付的變革在新技術的應用上,速度非???,而且非常容易被企業所采用,因此他認為中國在移動支付甚至移動金融領域會較長時間保持在領先的位置。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