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月,由中國電子銀行網(微信公眾號:cfca-cebnet)主辦,《銀行家》雜志、今日頭條聯合主辦的“報告行長大人”銀行與金融科技行業創新實踐文字競演第三季——“元年與接續 夢想與現實”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以下為熱心網友投遞過來的稿件。
作者單位:蘭州銀行信息科技部
目前,隨著金融科技在銀行業的全面滲透和5G商用推廣,“數字化”、“移動化”正在深刻影響著客戶、商業及生活方式,進而改變金融業務模式。在互聯網時代,發展金融科技數字化轉型歷程中須秉承的開放、合作的發展理念,推動傳統銀行向開放銀行轉型。
開放銀行是銀行在互聯網時代獲取客戶、服務客戶以及留住客戶的最佳實踐,解決了銀行業務在互聯網時代的經營難題。以開放平臺API/SDK等技術手段連接生態場景,并以數字化方式運營,向生態場景中的客戶全面提供數字化金融服務的銀行。
蘭州銀行自2012年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以來,加快推動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優化業務流程,改善客戶體驗,提升業務辦理的效率;大力實施平臺戰略,圍繞“用戶、交易、信用”三大基礎數據,建設以行業應用、電子商務、互聯網、大數據為一體的場景化金融應用平臺,打造集支付、理財、信貸、電子商務、大數據金融等為一體的互聯網金融生態體系。
在平臺運營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天花板。以金融產品為基礎的手機銀行或百合銀行,經過多年的發展,業務增長趨于穩定飽和且金融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差異化競爭;以行業應用為主線的百合生活網電商平臺、e住e行房車交易平臺、農村產權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等跨界平臺,受限于地域、專業化運營水平等諸多因素,發展面臨諸多困難,且C端流量均被互聯網巨頭控制,各大銀行的自建平臺的流量均不樂觀。為此,蘭州銀行通過引入敏捷工作方式及理念、細分具體的場景和行業、建設開放API平臺和智能風控平臺、構建用戶畫像等具體做法和措施,加快金融數字化轉型,打造開放銀行,重構互聯網金融生態體系,將我行前/中/后臺的能力、資源的全面開放,與生態伙伴在能力、模式上的共創共建,產生強網絡協同效應,著力解決客戶痛點問題,實現批量獲客,使數據、渠道、體驗的價值最大化。
以下是蘭州銀行開放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具體實踐案例
1. 搭建互聯網開放平臺
2018年下半年起,蘭州銀行在已有互聯網金融生態體系的基礎上,建設互聯網開放平臺,探索金融場景化和場景化金融,為B端、C端以及G端客戶提供賬戶、支付、收單、電子商務、資金存管、理財、信貸、中間業務等綜合化金融服務,使開放平臺成為銀行金融服務與互聯網多種創新模式的連接器,整合服務同時為互聯網創新業務提供持續、有力的支持。
在技術層面分析開發者對接過程時間周期長,SDK代碼集成復雜度高,合作伙伴接入流程繁瑣等痛點,對接入接出涉及的技術環節做重構和優化,第三方開發者通過幾行代碼和demo樣例實現快速實現SDK和API接口的對接和聯調,降低對接成本,做到一站式接入、敏捷化開發、標準化運營和個性化服務,同時運用OCR、人臉識別、FIDO等金融科技手段提升用戶的操作體驗和安全體驗。
在業務層面堅持開放、合作的理念,對場景和行業進行細分,瞄準金融科技公司涉足較少的G端和B端市場。與蘭州市大數據局、雄關便民卡、張掖智慧城市等G端客戶開展深入合作,將電子賬戶開戶、支付收單、信用卡業務、便民繳費業務、貸款、理財等金融產品做嵌入式輸出,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解決老百姓在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健康、民政、住房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辦理業務的痛點,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提升老百姓辦事滿意度;與燃氣公司、物業公司、大型商場等B端客戶合作,提供收單、清分、對賬、現金管理、理財和供應鏈金融等金融服務進行整合,為商戶提供一站式綜合化、個性化服務解決方案。
2. 搭建智能行為風控平臺
蘭州銀行智能行為風控平臺是針對銀行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各類欺詐風險,以大數據平臺為基礎,結合設備指紋、機器學習、流式計算等先進技術,打造的具有實時風險防控能力的創新類項目。
智能行為風控平臺按照“事前識別、事中防控、事后分析”的風控原則,借助行業、外部、歷史、實時等數據來源,通過業務流程的前、后雙驅風險控制模型,形成了覆蓋線上線下多渠道、全業務形態、各業務環節的風險等級識別體系。同時基于海量的設備安全數據、威脅情報數據和用戶行為數據,制定1500+不同維度、不同應用場景的專家風控規則,打造獨有的以設備安全為核心的智能反欺詐模型,為交易提供無感知的毫秒級風控響應。
智能行為風控平臺采用精準設備指紋、終端威脅感知、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全渠道聯防聯控等創新技術,有效識別作弊設備和惡意行為等威脅,構建全生命周期智能化風控系統,形成跨渠道、跨場景、跨業務的全渠道聯防聯控體系,可有效解決金融業務中面臨的較為突出的惡意注冊、虛假開戶、薅羊毛、賬戶信息竊取、盜轉盜刷和商戶虛假交易等各類風險問題。
3. 重塑CRM
基于知識圖譜以及機器學習技術的智能CRM系統,在智能營銷和智能風控方面發揮了數字化競爭的優勢。智能營銷子系統構建了客戶營銷標簽體系,描繪客戶畫像,助力全面深度洞察客戶的行為偏好與需求;基于客戶畫像,以知識圖譜技術為驅動,結合實際業務場景,搭建智能營銷模型庫,實現智能推薦和輸出高潛在營銷價值客戶,支撐精準營銷,提供營銷任務管理。智能風控子系統構建客戶風險標簽體系,直觀反映客戶潛在風險特征,支撐客戶潛在風險分析;基于知識圖譜技術,結合風險標簽和風險場景,搭建智能風控模型庫,及時輸出客戶的潛在風險事件,驅動客戶經理開展貸前、貸后風險排查以及信用卡的管理。
目前平臺實現了客戶貢獻度評價、客戶忠誠度評價、潛客綜合分析、相似客戶推薦、適用產品推薦、未知上下游挖掘、睡眠戶喚醒、客戶流失預警、信用卡調額評測、信用卡營銷分析、資產提升、授信集中度、公司客戶風險度評價、黑名單關聯、信用風險傳導、異常擔保形態等二十個業務模型,為全行零售和公司業務場景提供客戶評分授信、精準營銷和智能風控等數字化服務。
在數字化驅動下,蘭州銀行通過自建場景、共建場景、融入場景的方式,整合行內外多源異構信息,建立場景化、智能化的客戶評分授信、風控模型,形成了客戶身份特質、信用歷史、行為特征、還款能力、社會評級五個維度信用特征。實現貸款環節從數據授權調閱、模型計算、風控排查、業務自動審批秒級放款,并廣泛運用在互聯網業務的多個場景中(校園e貸、百合信用質押貸、百合e貸、)累計實現交易金額2.97億元、交易筆數10220筆、解決了消費信貸的業務瓶頸,促進業務快速發展。
4. 建設敏捷、開放的銀行能力。
蘭州銀行始終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提升客戶體驗為目標,實現科技與銀行業務深度融合的同時,堅持科技引領,以科技敏捷帶動業務敏捷,不斷打造敏捷、開放的銀行服務能力。依靠科技和創新,實現銀行服務能力的敏捷開發,積極順應業務變化及客戶需求,打造“差異化、差距化”的競爭優勢。同時,不斷加強內部管理,重視標準化建設,夯實金融科技基礎設施,獲取效率與質量的最佳平衡點。在建設開放銀行的道路上,堅持自主創新與引入外部資源相結合,將行內獨立的渠道和產品通過互聯網開放平臺進行模塊化、客制化的整合和封裝,實現市場的快速響應和業務的快速落地并降低試錯成本。
未來,蘭州銀行將持續堅持Fintech理念、思維、技術運用于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中,通過聯合創新,大幅提升傳統金融服務的業務效率與操作便利性,增加用戶黏性與滿意度,同時利用成熟豐富的業務風險控制體系研發更多兼顧安全與體驗的金融服務產品,打造“科技 + 金融”的開放銀行,重構互聯網金融生態體系,將賬戶、支付、收單、電子商務、資金存管、理財、信貸、中間業務等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輸出給生態合作伙伴,打造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各類場景化金融服務應用、全面立體化的獲客渠道模式、全方位智能的服務網絡、具有前瞻性的全面風險控制體系等。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