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畢馬威發布了《金融科技脈搏(H1 2020)》(Pulse of Fintech H1 2020)專題報告,對2020年上半年的金融科技行業趨勢進行了分析總結。
報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行業累計通過風險投資、并購和私募股權完成融資1221筆,總額達到256億美元。其中,并購僅占金融科技相關投資的4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通過并購獲得的857億美元相比大幅下降。
具體來說,2020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行業融資主要呈現以下幾個趨勢:
大型科技企業和平臺表現依舊活躍
大型科技企業不斷增加金融科技市場布局。印度尼西亞共享出行及數字支付平臺Gojek收獲30億美元大額投資,谷歌、騰訊、Facebook和PayPal共同參投。除此之外,Gojek和其主要競爭對手Grab也先后進行了相關投資。其中,Gojek在4月收購了菲律賓支付平臺Moka,而Grab在1月收購了新加坡智能投顧平臺Bento。未來,隨著市場范圍和價值鏈的不斷延伸,大型科技企業、金融科技創企和平臺之間的交流合作將會持續增長。
疫情影響之下,戰略投資并未停息
不可否認,新冠疫情的爆發的確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不小的沖擊,新投資項目幾乎陷入停頓,但是已經完成的一系列戰略投資仍然說明,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總體趨勢沒有受到影響。在機構內部進行數字化調整也許耗時過長,所以進行戰略并購和投資就變得更為可行。其中,支付和借貸領域仍然是戰略投資的熱門領域,亞洲(Gojek、Pine Labs)、美洲(Stripe、Chime)和歐洲(Revolut)的一系列大額融資都證明了這一觀點。
政府更加關注金融科技行業的未來發展
2020年上半年,各國政府先后加大了對金融科技領域的重視。其中,英國在2020年財政預算中對金融科技領域發起行業調查,試圖厘清政府為推動行業發展能夠提供的幫助和支持。而澳大利亞政府也在3月重啟了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特別委員會意見征詢,希望了解新冠疫情對金融科技行業的沖擊和影響。新加坡政府則在牌照方面進行了新的嘗試,推出了數字資產交易與平臺牌照項目。
成長期創企更受投資者青睞
2020年上半年,不少創企開始專注增長,也因此收獲了諸多尋求市場份額和渠道的國際金融科技投資者的關注。例如,澳大利亞的Airwallex和Judo Bank先后獲得了1.6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和1.466億美元的私募股權資金支持。除此之外,日本、瑞典、巴西、法國和菲律賓也相繼出現了超1億美元的大額投資。
未來國際市場發展趨勢
2020年下半年,新冠疫情仍將成為推動金融科技投資的主要力量。此外,還有幾點趨勢值得注意,包括
· 監管科技將成為新的市場熱點,尤其是與信貸解決方案相關領域
· 隨著盡職調查和風控業務需要的增加,金融機構對替代數據和數據分析的重視度也將提升
· 數字化趨勢之下,不僅針對金融科技的直接投資會繼續增加,其他相關領域(如網絡安全、欺詐防控、數字身份管理)也將迎來投資熱潮
責任編輯:Rachel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