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稱
吉林銀行日志管理分析平臺
案例簡介
吉林銀行日志管理分析平臺,提供數據接入、解析、存儲、檢索、分析和可視化功能;強調國產化自主可控能力,采用國產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中間件、安全軟件、國產數據庫,實現敏感信息保護和關鍵系統控制,同時實現每秒20萬以上的數據量實時接入、數據寫入時間小于5秒、熱點數據在線搜索時間小于10秒的高性能;平臺不僅實現了快速響應業務系統的需求,也是對國產化自主可控的成功探索,為數據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系統適配及安全
在運維管理過程中需要進行一系列風險管控措施,來保障IT資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確保敏感數據安全和業務穩定運行,平臺在國產化信創進程中應用新技術進行監控管理,并為后續IT資源國產化工作提供了以下運維風險管控能力,具體如下:
1. 基礎設施全覆蓋
實現對服務器、數據庫、中間件、網絡設備、安全設備、存儲設備等基礎設施的全覆蓋,為IT資源國產化工作提供了運維風險管控基礎。
2. 現有國產資源的全覆蓋
平臺適配的國產資源包括C86服務器、麒麟操作系統、達夢數據庫和華為、華三網絡設備等,可以完全適配國產設備,并對各種國產化IT資源進行有效監控和管理,實現國產化信創的廣泛應用。
3. 內置信息脫敏規則
實現對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敏感信息的自動精準脫敏,保障數據安全。
4. 用戶權限設置
平臺提供用戶權限設置功能。管理員可對不同用戶進行查看、操作等權限設置,有效控制用戶對數據的訪問和操作,避免敏感信息被非法獲取或篡改。同時增加了數據操作的可追溯性,便于對數據操作進行監管和追溯。
5. 基礎監控數據多維度監控和可視化
支持各類基礎設施性能數據(可用性、容量、性能)、日志文件、HTTP、KAFKA、SNMP、Syslog數據的監控;對監控數據以報表和視圖的方式,通過表格、曲線圖、折線圖、餅圖、熱力圖、區域圖、柱狀圖、?;鶊D等形式進行數據展示,實現多維度可視化。
6. 多種手段的實時通知
監控告警信息可通過郵件、短信等方式進行實時通知,便于相關人員及時處理問題,提高故障的處理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系統停機時間和數據丟失的風險。
平臺豐富且完善的外部接口保證了平臺良好的擴展性,能夠快速適配各種新型的國產資源,實現現有資源全覆蓋,新資源快速適配,持續提升平臺能力和價值;同時具有高自主可控性和安全性,是一項有益于提高國產自主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性項目,充分體現了國產化戰略需求和技術能力,對于提升吉林銀行自主可控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意義重大。
集成創新效果
具有較強的技術能力和行業應用能力,可以滿足未來3-5年內數據的海量增長和多樣化需求。平臺支持網絡設備、安全設備、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業務系統等數據采集類型;能夠實現數據的實時接入、高效存儲和在線檢索,為我行提供了可靠的決策依據。
平臺具備以下設計能力:
1. 數據接入實時高速
平臺支持每秒20萬以上的數據量實時接入,數據來源包括網絡設備、安全設備、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以及業務系統。
2. 數據寫入快速可靠
平臺的數據寫入時間小于5秒,在數據接入和處理方面,數據寫入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平臺能夠將數據快速從緩沖區寫入存儲平臺,以確保數據的快速持久化和高可靠性。
3. 熱點數據實時搜索
平臺具備快速搜索熱點數據的能力,對于日志數據的實時分析和查詢,平臺響應時間非常重要,平臺采用高性能的搜索引擎和優化查詢算法,可以快速在海量數據中查詢和過濾熱點數據,并提供高質量的搜索結果。
平臺還可以針對不同的業務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提供個性化的數據分析服務,規劃已采集數據的維護和生命周期管理,為數據治理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本項目可以對數據庫和中間件定期生成運行報告,反應系統運行情況,簡化問題發現和排查過程,同時提供業務系統日志接入、日志分析規則、日志分析結果展示和日志審計分析報表等功能,強大的數據接入能力、分析能力和數據留存能力,滿足了我行對日志審計檢查的要求。
項目牽頭人
霍玉亮 吉林銀行金融科技部系統集成中心經理
項目團隊成員
張瑋、張見、張靜坤、高崇斌、裴海良、惠祥震、王蒙、張仁杰、馬龍剛、尹德明、于慶、張文釗、馬巖、劉健雄、蔡喆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