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4月金融數據統計報告。在一季度大幅增長之后,4月金融數據總體上較為平淡,廣義貨幣(M2)繼續保持較快增速,社會融資規模和人民幣貸款增長同比多增,但住戶貸款出現負增長。這表明,宏觀經濟雖然正在恢復但穩增長、擴內需仍然面臨一定壓力。下一步,應采取針對性措施,穩定預期,提振信心,持續激發有效融資需求,更有力地推動經濟繼續轉好。
從貨幣供應看,4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4%,增速雖然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但仍然比上年同期高1.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個百分點,M2與M1的“剪刀差”較上月有所縮窄。這表明,穩健的貨幣政策仍然較為有力,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裕,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力度沒有減弱。
從社會融資看,據初步統計,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59.95萬億元,同比增長10%;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2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的主要貢獻來自人民幣貸款增長較快。從信貸總量看,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188億元,同比仍然多增649億元,但環比回落明顯。4月是信貸投放的“小月”,一季度人民幣貸款超常規增長10.6萬億元之后,4月人民幣貸款增速放緩,符合預期。從信貸結構看,4月人民幣貸款增長主要貢獻項仍然是企(事)業單位貸款。4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6839億元,占人民幣貸款新增的95.1%。應該說,信貸需求“企業強,居民弱”現象仍然未有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住戶貸款在3月單月增長1.24萬億元之后,4月減少2411億元,環比下降近1.5萬億元、同比少增24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分別減少1255億元、1156億元。這與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在3月沖高之后回落的趨勢基本一致。這反映出,受多重因素影響,居民部門信心較弱、需求不足等問題仍然未有顯著改變。應繼續加大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實施力度,加快采取下調首付比例、取消“認房又認貸”、降低存量貸款利率等措施進行優化。目前住房信貸政策調整,主要集中在支持剛性住房需求,應在如何更好地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采取更有力的支持措施,如取消不合理的限購、限貸措施,對已經結清貸款的居民應允許購買第三套住房,并適當下調二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同時,繼續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適度下行,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此外,應加快采取綜合措施,穩住和擴大居民日常消費。如支持和引導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通過提供信用卡分期、汽車貸款等產品,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二手車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進一步擴大汽車等大宗消費。
4月人民幣存款減少4609億元,同比多減552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赡艿脑蛟谟?,隨著資本市場穩定、理財產品凈值回升,居民投資理財意愿逐步恢復,部分存款回流到資本市場、理財市場。近期黃金價格上漲較快,部分居民還加大了對與黃金相關的資產配置。同時,這也與一段時間來存款利率不斷下行有關。央行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比上季度減少3.8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消費”和“更多投資”的居民分別比上季度增加0.5個、3.3個百分點。
總之,一季度以來宏觀經濟雖然有所恢復,但經濟恢復態勢較為疲弱且存在結構性矛盾,小微企業仍然較為困難,居民部門信心和預期仍然不穩。因此,應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如果政策貿然轉向,支持小微企業和居民部門的措施快速退出,將可能影響企業和居民的信心和預期,對經濟恢復帶來傷害,不利于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因此,對前期政策措施如普惠小微支持工具等,是否退出、何時退出應該統籌考慮、審慎安排,總體而言不宜過快退出。在部分領域,政策還應有針對性地加碼,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和預期。
4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僅上漲0.1%,當前并無通貨膨脹壓力。從貨幣政策看,應綜合運用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進行降準降息,長短結合、量價并舉,有效調節市場流動性和利率水平,并將流動性更加精準地滴灌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董希淼系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電子銀行網專欄專家)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