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農信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百千萬工程”部署,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契機,不斷推動金融服務下沉,通過加強政銀企合作、創新信貸產品、支持鄉村文化振興等方面積極助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截至2023年9月末,全省81家農商行涉農貸款余額6379億元,占各項貸款的26.97%,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一、加強政銀企合作,合力推動“和美鄉村”建設
廣東農信在產業項目、農房改造、鄉村環境治理積極與地方政府部門深化合作,以多樣化的貸款模式持續為農村注入信貸資金。一是創新風險補償金機制。廣東農信在河源紫金縣,針對鄉村農業項目缺少有效擔保物的特點,與紫金縣農業農村局簽訂風險補償金合作協議,創新推出政銀合作分險產品,為農業項目授信、增信提供有效的風險補償,有效提升農業產業信貸資金的可得性。截至9月末,累計投放風險補償金擔保貸款6025萬元。二是簽訂農房貸款貼息協議。廣東農信在肇慶廣寧縣,與農業農村局簽署《農房貸款貼息框架協議》,為有鄉村風貌提升需求并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戶或中標鄉村風貌提升項目的承建企業、村集體企業、股份經濟合作社等提供相對應的貸款服務,由當地財政部門發放貸款貼息。截至9月末,累計發放貼息貸款338萬元,幫助26戶農戶完成農房改造。三是充分利用政府平臺資源。廣東農信在韶關樂昌市,積極指導協助廣東某環境基礎建設有限公司在廣東政府采購智慧云平臺發起融資申請,以政府采購項目應收賬款為質押,成功發放信貸資金550萬元用于環境治理、農村衛生長效保潔項目,有效推動了樂昌市195個行政村的生態環境建設,為“和美鄉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新金融產品,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廣東農信不斷創新推出信貸產品,豐富金融支持和美鄉村建設產品體系,滿足在不同領域的信貸資金需求。一是助力鄉村風貌提升。在河源龍川縣,結合當地農村房屋的實際情況推出貸款額度最高100萬元,期限最長可達3年,可實現隨借隨還的“鄉村風貌貸”,滿足該地區農戶在農房改造、農房裝修、宅基地重建等方面的消費需求,提升農村風貌建設。截至9月末,已累計發放“鄉村風貌貸”194萬元。二是助力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在清遠陽山縣,積極探索金融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模式,實現村委會“牽線”、銀行“搭臺”、農戶“唱戲”的“銀行+村委會+農戶”合作的信貸服務,結合當地的產業實際,推出可線上或線下辦理的“柚子貸”,貸款額度最高可達150萬元,期限最長可達到5年。截至9月末,為當地種植柚子的農戶累計發放約625萬元,有效解決當地農戶發展農業特色產業面臨的資金難題。三是助力海洋產業發展。在陽江陽西縣,積極探索“政府+金融+海洋”“銀行+龍頭企業”等海洋合作新模式,立足當地特色,創新涉海信貸金融產品供給,不斷更新“海洋牧場貸”系列產品,大力滿足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的多元化需求,精準滴灌各鎮的“海洋牧場”產業。截至9月末,已發放海洋系列貸款約2.8億元,有力幫助漁民解決了在發展漁業方面的難題。
三、助力發展綠色經濟,打造全面鄉村振興新產業
廣東農信根據農村的實際狀況,因地制宜,積極助力當地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農民收入。一是支持林下經濟發展。在清遠陽山縣,依托秤架瑤族鄉豐富的林業資源和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不斷加大對靈芝、茶葉、紫蘇、南藥等特色農業產業支持。截至9月末,累計為林下經濟特色農業產業授信113戶,提供信貸支持776萬元。二是支持養殖產業發展。在肇慶封開縣,積極支持經營杏花雞產業的龍頭企業,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聯農帶農輻射周邊養殖戶,有效促進“杏花雞”養殖產業的發展。如,為某家禽育種有限公司發放貸款1220萬元,幫助該公司增加效益的同時,帶動了397戶養殖戶,戶均增收3.5萬元,人均增收7950元。三是支持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在韶關仁化縣,依托丹霞山旅游風景區,推出產品“民宿貸”,支持農戶對民宿升級改造,為游客提供更舒適的入住環境。截至9月末,共發放“民宿貸”10戶,金額達2243萬元。
四、支持鄉村文化振興,營造良好的現代鄉村文化氛圍
廣東農信聚焦鄉村文化振興,進一步豐富和美鄉村建設的內涵,以金融力量持續推動鄉村精神文明振興。一是積極贊助各項鄉村賽事。在龍川地區,贊助龍川縣和美鄉村“龍川農商銀行杯”男子籃球聯賽(村BA),吸引了24支鄉鎮代表隊參賽,運動員375人,觀眾人數約6萬多人次,有力帶動了鄉村文化的振興。二是送金融知識進鄉村校園。在梅州五華縣,結合當地農村中小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金融知識需求,以開展“金融課堂”的形式,向中小學生講解反假貨幣、反洗錢、非法集資、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相關知識,有力提升了農村中小學生在金融知識方面的水平。截至9月末,已開展20余次授課活動。三是促進鄉村文旅的融合。在江門開平市,與轄內的強亞村委開展黨建共建,推出鄉村振興卡,設計開發“自力游”鄉村振興微信小程序,涵蓋景點介紹、民宿、美食、休閑娛樂、文創產品于一體,打造吃、住、玩、游、購一站式的碉樓文化旅游生態鏈,累計吸引了超5000個游客瀏覽使用小程序,不斷完善鄉村旅游線上服務平臺建設,豐富游客旅游體驗。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