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仲濤談工行AI實踐,分析大模型應用趨勢,指出DeepSeek面向企業應用后需微調,才能更好地適配,強調金融行業要用好大模型需應對挑戰。
以下為全文:
4月10日,工商銀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在以“人工智能與金融未來”為主題的國民財富發展研究合作平臺2025春季峰會上表示,工商銀行非常重視AI大模型技術帶來的廣泛變革,克服了算力設施受國外技術封鎖、通用算法在金融場景中使用受限,自有金融數據不能出域等多重挑戰,建成同業首個自主可控的千卡規模AI算力云,打造大小模型協同融合的千億級金融大模型算法矩陣,構建了一套適配大模型的金融知識工程,提煉了規?;瘧梅妒浇鉀Q方案。目前,已賦能20+業務領域,落地200+場景。
呂仲濤認為,DeepSeek模型催生金融行業AI應用爆發式增長,未來大模型應用可能出現以下幾個趨勢:
一是大模型成為基礎設施。類似DeepSeek的大模型將逐步從工具化應用向通用智能基礎設施轉型。
二是算力需求提升。算力需求符合杰文斯效應,當某種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時,其總體消耗量非但不會減少,反而可能增加。DeepSeek的出現,各行各業已經呈現出了對AI的建設熱情和旺盛的應用訴求,整體算力需求將會快速提升。
三是人機協同成為常態。金融機構內部形成AI與人類專家緊密協同的新型組織文化,工商銀行正在按照一崗一助手、一人一分身、一客一管家的理念,構建企業級AI勞動力管理示圖。
四是人工智能相關法律規范逐漸完善。監管機構將加速出臺相應標準,針對大模型的倫理與合規問題,監管層將制定更清晰更嚴格的指導規范。
呂仲濤表示,DeepSeek大模型有較強的邏輯推理、數學計算能力,但面向企業應用后續仍需結合行業知識和行內知識進行微調、強化學習等后訓練,才能更好地適配。為滿足時效性要求,還可能同時需要蒸餾出更小尺寸的場景專用模型。
呂仲濤強調,AI未來可期,但也并非萬能。盡管大模型在金融行業應用潛力巨大,但也面臨現實挑戰,在擁抱機遇的同時,金融行業必須積極應對AI技術帶來的新挑戰。后續金融行業要用好DeepSeek等大模型,關鍵是要構建高效能組織、高水平技術和數據、高價值場景、高適配人才。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