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公告稱,為提升支付體驗,自6月21日起對手機閃付(包括Apple Pay、Huawei Pay、Mi Pay、HCE及可穿戴設備等)的非免密單筆交易限額進行調整,單卡單筆交易限額由2萬元調整為5萬元,單卡日累計交易限額為5萬元。從2024年下半年起,已經有多家銀行宣布提升快捷支付限額,多集中在支付寶、財付通、抖音支付等第三方平臺,單筆交易限額最高甚至可達20萬元。這既是響應國家促消費政策的舉措,也是金融科技發展下風控能力提升的體現?;诳旖葜Ц短嵘揞~背景,本文旨在探討商業銀行的發力方向,可能面臨的挑戰,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建議。
一、提升限額的思考
(一)生態化多維協同
銀行提高限額能夠更好地適應各類大額支付場景的需求,進一步拓展支付場景的覆蓋范圍。一是與政府攜手開展促消費活動,如在政府發放消費券時,銀行可以提供配套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擴大消費券的使用范圍和影響力。同時,可以利用自身的客戶資源和渠道優勢,協助政府更好地推廣消費券政策,共同推動消費市場繁榮。二是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共享用戶資源和交易數據,在風險防控、營銷推廣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同時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多樣化和優質的支付選擇。三是與重點商戶,如線下大型商場、汽車經銷商、房地產開發商等開展合作,推出銀行支付優惠疊加活動,進一步撬動用戶大額消費需求,將支付服務深度融入到用戶的消費和生活場景,提升銀行在支付產業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二)場景化分層限額
根據不同消費場景的風險特征和用戶支付習慣,制定差異化限額策略。在日常小額高頻消費場景,如超市購物、餐飲消費等,適當提高單筆支付限額,簡化支付流程,提升用戶體驗。在大額消費場景,如家電購買、高端電子產品消費等,設定相對保守的初始限額,但提供便捷的臨時提額渠道,讓用戶在有實際需求時能快速調整支付限額,確保支付安全與便捷性兼顧。此外,支付限額的調整可以促使銀行進一步探索和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如開發針對大額消費的分期付款產品、定制化的支付解決方案等,滿足用戶在不同消費場景下的個性化需求,提升銀行的金融服務水平和創新能力。
(三)差異化客戶服務
根據客戶的資產規模、信用評級、交易行為等情況,為不同層級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快捷支付限額服務。對于高凈值客戶,提供更高的支付額度,并配備專屬的支付保障服務,如專屬客服熱線、優先處理支付糾紛等,以優質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穩固高端客戶群體,挖掘更多財富管理業務機會。對于潛力客戶,通過精準營銷和客戶教育,引導其合理利用提高后的支付限額,提升客戶的支付體驗和對銀行服務的認知度,逐步培養客戶的忠誠度,促進客戶向更高層級轉化,實現銀行客戶群體穩健增長。
二、提升限額的挑戰與建議
(一)風險防控
額度放松并不意味著風險放松,商業銀行提高支付限額后,用戶單筆和累計支付金額增大,資金風險也隨之增加。銀行需借助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強化“限額分級+生物核驗+異常交易熔斷”三重防護機制。在風險可控范圍內,分層設置支付限額,并結合嚴格的交易驗證機制,如人臉識別、短信驗證碼等多重驗證。同時,實時監測交易風險,加強對異常交易的識別和攔截,防范欺詐、盜刷等風險,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和應急響應預案,確保提額過程中風險始終處于可控范圍內。
(二)監管合規
銀行在調整支付限額時,需平衡便捷性與合規性,如何確保在新的限額體系下各項業務操作符合法律法規和監管標準成為重要挑戰。一是要密切關注監管政策動態,及時調整和完善銀行的快捷支付限額策略和業務規則,確保各項業務創新和發展都建立在合法合規基礎上,展現銀行在支付限額提升背景下的良好風控能力和合規意識,樹立負責任的金融機構形象。二是建立健全合規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額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金融監管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客戶身份識別和交易監測,確保資金來源合法合規交易,防止出現違反反洗錢、資金流向監控等規定的情況,避免因違規操作而面臨監管處罰。
(三)權益保護
部分用戶可能對限額調整后的支付流程、風險變化不熟悉,容易出現操作不當等問題。銀行在提升支付限額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客戶的選擇權和知情權。明確告知客戶支付限額調整的具體內容、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及相應的權利義務,引導其合理設置和使用支付限額,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引發客戶誤解或糾紛。同時,建立便捷、高效的客戶投訴處理機制,當客戶在支付限額調整或支付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響應并妥善解決,切實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提升客戶對銀行服務的滿意度。
(文章系作者投稿,文中內容不代表中國電子銀行網觀點和立場)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