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

          1. 移動端
            訪問手機端
            官微
            訪問官微

            搜索
            取消
            溫馨提示:
            敬愛的用戶,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會導致頁面瀏覽異常,建議您升級瀏覽器版本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打開。

            在改革中涅槃:中國銀行業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孟揚 來源:金融時報 2021-06-17 15:01:46 銀行業 改革 銀行動態
            孟揚     來源:金融時報     2021-06-17 15:01:46

            核心提示面對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中國銀行業將順勢而為,掀起數字化轉型革命,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成為新時代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去銀行,手里拿的是紙質存折,存取的都是現金,柜臺前排著長長的隊伍;而今,人們習慣了移動支付,就連我們老年人也學會了使用手機銀行,如果來到銀行網點,也只需在智能機具前‘刷個臉’,就能完成開卡、繳費、理財等業務,真是方便極了?!苯衲?7歲的劉老先生是一家國企的退休職工,作為銀行的“老用戶”,說起幾十年來銀行業的變遷,他頗有感觸。

            回溯歷史,中國銀行業從最初的“技術性破產”,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背水一戰,相繼完成了企業化、商業化、重組、改制、上市等一系列改革,實現了從國家專業銀行到國有商業銀行、再到國際公眾持股公司的歷史性跨越,成為支持實體經濟、服務百姓民生的重要金融支柱,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329.6萬億元,居全球第一位;盈利水平及資產質量均居于全球可比同業前列;在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上,共有143家中資銀行入榜,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位居榜首,第二至第四位的分別為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更是已連續8年蟬聯第一名……這一系列數字表明,如今的中國銀行業已傲然屹立在世界金融版圖中。

            改革之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面對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中國銀行業將順勢而為,掀起數字化轉型革命,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成為新時代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序章:打破“大一統”格局

            “從1979年開始,在鄧小平同志‘要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的指示指引下,中國的金融體系,包括中國銀行業,尤其是國有銀行,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改革歷程,取得了巨大的變化和成就?!弊鳛橹袊鹑诟母锇l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工商銀行原董事長姜建清在談到中國銀行業改革時如是說。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978年,彼時中國人民銀行剛剛從財政部獨立出來,既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又辦理具體的商業銀行業務,既是金融行政管理機關,又是經營金融的經濟實體,“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

            從1979年到1984年的5年間,國有銀行改革開始起步,先后經歷了農行恢復、中行改革、建行獨立與工行分設,國有銀行破殼而出。

            其間,1983年9月17日,國務院作出了《關于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該文件明確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是領導和管理全國金融事業的國家機關”,應當“集中力量研究和做好全國金融的宏觀決策,加強信貸資金管理,保持貨幣穩定;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理事會,作為決策機構”。1984年1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不再辦理針對企業和個人的信貸業務,成為專門從事金融管理、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的政府機構。同時新設中國工商銀行,人民銀行過去承擔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由中國工商銀行專業經營。至此,中央銀行制度的基本框架初步確立。

            從1986年開始,以交通銀行股份制重組為開端,深圳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一批股份制商業銀行陸續成立。

            回顧股份制銀行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成立之初,不少銀行起步于“服務本地經濟”。例如,1993年,為了解決浦東開發開放和上海城市基礎建設的融資問題,上海寧波路上誕生了一家地方銀行,當年,人們為這家銀行的命名舉棋不定,最后從實際出發,聚焦“浦東”,冠以“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之名,在這家銀行身上印刻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時代印記。

            可以說,從一元銀行體制到多種類型銀行業金融機構并存,中國銀行業由此翻開了歷史巨變的序章。

            蝶變:股改上市實現脫胎換骨

            數據顯示,上世紀末,國有銀行不良率高企,從1984年到1990年,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率不斷上升,大多數年份在10%以上,80年代末期達到15%。1996年,四大國有銀行不良率一度超過20%。

            與此同時,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也給我國脆弱的金融體系敲響了警鐘。1998年,財政部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用于補充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1999年,四大國有銀行向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剝離1.4萬億元不良資產。但到2001年年底,中國加入WTO后,四大國有銀行仍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況。

            包括高盛在內的眾多外資投行紛紛發布報告認為,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已經瀕臨“紅線”,西方一些媒體甚至在頭版用“中國的銀行業已經技術性破產”的標題來吸引眼球。

            改革已箭在弦上。

            “核心問題是銀行發展機制,沒有建立新的風險管理體系,不良貸款還會增加?!敝袊y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在回憶國有大型銀行股改上市時說,改變體制成為銀行涅槃的“藥方”。

            2002年2月,第二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可改組為國有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條件成熟的可以上市,由此拉開了國有銀行股改上市的大幕。

            此后,國務院關于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重大決策付諸實施,我國銀行業奏響了“重組、股改、上市”三部曲——通過國家注資和剝離壞賬,對商業銀行進行財務重組,解決歷史存量問題;通過股份化,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改變商業銀行傳統的產權結構和經營機制,健全公司治理;通過公開發行股票進一步充實資本金,強化對銀行的市場約束,推動銀行改革。

            在2005年到2010年的5年時間內,工、農、中、建、交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完成了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兩地上市,“背水一戰”的國有商業銀行浴火重生。

            “中國大型商業銀行股改上市是中國商業銀行發展歷程中最輝煌的一個篇章?;仡欀袊洕w制改革進程的前10年,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是其中一大亮點,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敝袊嗣胥y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如此評價。

            崛起: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

            在國有大型銀行股改上市的成功示范下,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開啟了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熱潮。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分析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中國上市銀行數量已達51家,包括6家大型商業銀行、9家股份制商業銀行、26家城商行和10家農商行,其中,4家位列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13家入選全球金融500強。

            自上市以來,我國銀行業規模穩步壯大,經營質效全面提升,風險抵御能力不斷增強。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6143億元,同比上升2.4%;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1.28%,較上季末上升1.8個百分點;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91%,較上季末上升0.1個百分點。2021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3%,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91%,資本充足率為14.51%;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8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8%。

            值得關注的是,利率市場化改革、互聯網金融的沖擊等,對商業銀行的商業模式、客戶模式和產業選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昔日“躺著賺錢”的銀行已經放下姿態,進行精耕細作的探索。

            近年來,銀行業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和宗旨,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積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以新舉措、新作為促進銀行與實體經濟、銀行體系自身內部的良性循環,助力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助力打好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進責任金融、普惠金融、價值銀行、綠色銀行健康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銀行業高質量發展對于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走進新時代的銀行業而言,實現高質量發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改革開放,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實現從“規模銀行”到“價值銀行”的轉型。

            “‘十四五’時期,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競爭環境將發生深刻而復雜的變化。商業銀行須深化改革,提高其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一方面要重點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股權管理和董事會建設,突出董事會核心作用,規范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等事項,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銀行治理制度;另一方面是采用差異化定位,穩步推進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國際化、綜合化經營以及中小銀行的專業化、特色化經營,加快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敝袊y行研究院院長陳衛東表示。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

            為你推薦

            猜你喜歡

            收藏成功

            確定
            1024你懂的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五月丁香合缴情网_99爱之精品网站

            <listing id="lnlbz"></listing>

                <address id="lnlbz"></address>
                <form id="lnlbz"><th id="lnlbz"><listing id="lnlbz"></listing></th></form>

                    <form id="lnlbz"></form>

                    <progress id="lnlbz"><nobr id="lnlbz"></nobr></progress>

                    <address id="lnlbz"><sub id="lnlbz"><menuitem id="lnlbz"></menuitem></sub></address><listing id="lnlbz"><font id="lnlbz"><cite id="lnlbz"></cite></font></listing><thead id="lnlbz"></thead><rp id="lnlbz"></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