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騰訊發布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增長40%至419億元人民幣,占騰訊Q2總收入的30%。騰訊稱,數字支付交易增長,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大幅增加,其日活用戶數及支付頻率同比健康增長。同時強調,中小企業是其支付生態發展的重要貢獻者和受益者。
有市場分析師認為,騰訊數字支付在小程序帶動下仍保持較快增長節奏。
在今年5月20日,騰訊發布的2021年一季度財報顯示,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Q1收入同比增長47%至人民幣390億元,其核心亮點依然包含移動支付業務。
騰訊介紹,一季度財報期間,隨著消費增長及數字經濟擴張,移動支付在中國日益普及,通訊的商業支付金額也得以受惠。因為移動支付場景的特殊地位,對此,騰訊稱,他們將對支付投入大量補貼。
支付如此重要,因為它是支撐金融科技企業建立金融生態平臺的基礎。
有媒體在描繪螞蟻金服開放藍圖時寫到,“螞蟻金服的基礎是支付入口,而其優勢在于利用超級支付入口持續不斷帶來流量客戶,基于大量的用戶消費交易數據,依賴強大的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持續建立信用評價體系,服務于金融生態平臺的建立?!?/span>
用支付場景支撐起生態建設,螞蟻如是,騰訊亦是如此。
騰訊基于微信等社交工具的高頻場景,依托騰訊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向企業輸出服務,并由此建立金融生態體系。
據中國電子銀行網報道,僅就今年上半年,騰訊云已與北京銀行、富邦華一銀行、廣州農商行、華泰保險、中國銀行、國信證券、山西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等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推進金融上云、大數據等服務的輸出。
同樣,阿里云今年上半年也與深圳農商行、平頂山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湖南農信、富滇銀行、廣東農信、中原銀行、常熟農商行、中華財險、太平財險、國海證券、友邦人壽等多家機構合作進行金融科技輸出。
以支付為起點到生態為目標,都鎖定一個關鍵詞——場景,這是騰訊、螞蟻金服等企業長期摸索出的一條路徑。
其實,關于支付場景,銀行并不陌生,也并非不重視。
2015年初,時任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的董俊峰撰文稱,傳統金融跟互聯網金融是相向而行,最終會走向一個融合,融合點就是場景。這一年的12月3日,在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電子銀行年會上,他表示,支付、資管、融資、交易等四點是銀行在挖掘新場景方面的突破口,并認為,銀行在支付領域可挖掘的場景還非常多。
近年來,為了響應政策,也為了豐富移動端場景的受眾范圍,多家銀行開發了適老版和縣域版手機銀行APP,讓手機銀行能被更多老年人和農村人接受和使用。
建設銀行的惠生活APP則推出了優惠資訊、生活服務、掌上銀行、客戶經理、手機預約等便利功能, 以更貼近居民生活的服務場景,讓手機用戶隨時隨地享受便捷優惠的服務。
民生銀行手機銀行App6.0全新上線,包含個人版、5G版、至簡版、小微版、私銀版等多個版本,為客戶提供個性化、高品質的移動金融生活服務。
招商銀行、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為手機用戶提供理財資訊并配套推薦理財產品。另外,興業銀行落地教育云平臺,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跟進地鐵消費場景……
時至今日,數字人民幣又帶來了支付場景的新風口,商業銀行紛紛跟進嘗鮮,其中,民生銀行新版手機銀行就嵌入數字人民幣功能。金融科技公司、銀行都在積極開展數字人民幣營銷活動和場景銜接,場景“競賽”,沒有誰想掉隊。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