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無接觸金融、線上金融成為熱詞。風險評估線上化、投資經理直播講理財、開發系列平臺助力企業融資……銀行正在上演一幕又一幕“新劇情”。
分析人士稱,疫情加速了用戶對線上服務的需求,從而使得本就如火如荼的金融科技進一步加速。金融科技的革新正在重塑銀行業的整體價值鏈,從分銷與客戶服務到投資研究與風險控制再到運營都無一例外經歷著金融科技的洗禮。長遠來看,這將提升金融企業商業效能,促進內部經營過程變革。
從線下搬到線上
受疫情影響,銀行線下場景和服務渠道加速向線上遷移。例如平安銀行推出“在家辦”服務平臺,實現線上化快速辦理金融業務,足不出戶就能通過平安口袋銀行APP線上辦理開戶、轉賬、還款、投資、理財等多項金融服務。浙商銀行則通過新型的區塊鏈醫療健康服務平臺,為醫藥類客戶提供全面、有針對性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此外,銀行理財端經營方式實現了重要突破。郵儲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理財子公司率先打破首次購買理財必須到網點進行風險測評這一要求后,其他大行也紛紛跟進。某銀行業研究員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展線上風險評估,將打破傳統商業銀行經營范圍局限性,大范圍、全市場拓展新客戶成為可能。電子渠道便捷、快速、高效的特點方便理財子公司把觸角伸向新領域。
除開放線上風險測評外,銀行在理財方面進一步創新。今年2月,中銀理財、建信理財等銀行理財子公司率先“試水”線上理財直播,由投資經理直播介紹理財產品及如何進行資產配置。6月工商銀行開始支付寶直播首秀,主題為面向中老年客戶的理財防騙知識科普,1小時內吸引了60萬粉絲觀看。
加大信息科技投入
“事實上,只能說疫情加速了銀行線上化發展。銀行近幾年一直嘗試通過金融科技逐漸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蹦彻煞菪腥耸扛嬖V記者。
盤點銀行2019年年報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銀行正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國有銀行方面,2019年工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163.74億元;農業銀行信息科技資金投入總額127.9億元;中國銀行信息科技投入116.54億元,同比增長15.15%;建設銀行金融科技投入為176.33億元;交通銀行金融科技投入50.45億元,同比增長22.94%;郵儲銀行信息科技投入81.80億元。
股份制銀行也不甘落后。2019年招商銀行信息科技投入93.61億元,同比增長43.97%;平安銀行指出,2019年該行IT資本性支出及費用投入同比增長35.8%,其中用于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的科技投入10.91億元;光大銀行科技投入34.04億元,同比增長44.73%。
城、農商行則更著力于加強科技人才的儲備與培養。長沙銀行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科技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2.76%,科技人員(含外包)較上年末增長36.22%。渝農商行更是表示,預計將保持年化20%-30%的增速,持續擴大金融科技人才隊伍。
促進經營過程變革
浦發銀行行長潘衛東日前提到,近兩年在數字經濟的浪潮和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金融科技已成為推動銀行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途徑、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新機遇、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新利器。
潘衛東表示,在運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務能級的同時,作為銀行必須堅持“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原則??蛻羰且磺猩虡I邏輯的起點,客戶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未來。進行金融科技創新必須堅守初心,從客戶場景出發,以客戶滿意度為評判標準,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打包解決方案。
展望未來,潘衛東認為,后疫情時代,社會經濟形態、生產服務模式、個人的價值主張都在發生變化,銀行必須加快金融科技的突破創新,不斷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在危機中抓住新機遇,于變局中開辟新局面。
上述股份行人士亦表示,隨著科技在金融行業深度滲透,服務架構將重構,服務效率將提升,在向長尾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還將大幅度降低風險。這將推動金融業構建更大范圍的高性能生態系統,從而提升金融企業商業效能,促進內部經營過程變革。
題圖來源:Pixabay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