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商銀行研究院發布《“雙碳”背景下可持續金融報告》(下稱《報告》),并預測2020-2060年整個“雙碳”行動期間,雙碳經濟或催生約160萬億元的投資需求。同時《報告》也梳理了銀行業現有的綠色金融布局和以及行業未來機遇。
《報告》顯示,至 2060 年,電力系統領域新增投資規?;蜻_45.3萬億元;交通出行領域新增投資規?;蜻_10.6萬億元;鋼鐵水 泥相關領域新增投資規?;蜻_6.7萬億元;化工領域相關新增投資規?;蜻_21.2萬億元,造紙行業新增投資規?;蜻_700億元,建筑行業相關領域新增投資規?;蜻_13.5萬億元。
綠色信貸是綠色金融的主要抓手
《報告》顯示,銀行參與綠色金融的路徑包括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碳結構性存款、碳基金、ESG主題理財等多樣化產品。而綠色信貸是銀行業綠色金融的主要抓手。
整體來看,國有行、股份行在綠色信貸發展較為突出?!秷蟾妗凤@示,15家銀行綠色貸款余額總量達14.97萬億元,占全國綠色貸款余額的68%。其中,工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占比17.14%,位列國有銀行第一。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占比分別為13.65%、11.32%、12.97%。且國有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平均增速為40.75%,而工商銀行該增速達60.28%。
而股份行中,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分別是6370.72億元、4217億元、3553億元。除恒豐銀行外,其余股份行綠色貸款余額均在千億級別。股份行綠色貸款平均增速高達54.1%,遠超國有行。
國有行同時亦是銀行業中綠色債券承銷的主力軍。除郵儲銀行未披露2022年綠色債券承銷規模外,2022年五大行綠色債券境內承銷規模達4387.81億元,其中中國銀行以2595.29億元居于榜首。
在已披露2022年綠色債券承銷規模的股份行中,招商銀行以391.78億元排行第一。其次,興業銀行的2022年綠色債券承銷規模達354.5億元,排名前二且大幅領先其他股份行。而城農商行則以扮演綠色債券投資者為主,僅有滬農商行和北京銀行披露了綠色債券承銷規模數據,分別為30.30億元和8.28億元。
財聯社記者近日獲悉,截至2023年6月末,招商銀行人行口徑綠色貸款余額3879億元,碳減排貸款累計發放321億元。整體來看,招商銀行綠色FPA(對公客戶融資總量)、綠色零售、綠色投資全口徑業務余額突破8000億元,達8038億元。
能源革命、動力變革和綠氫制造是關鍵詞
“能源革命、動力變革和綠氫制造,有可能成為中國這場深度產業革命的關鍵詞?!闭猩蹄y行研究院在報告中指出,碳排放產業領域減碳路徑包括,在交通和工業熱力動力領域,減少一次能源使用量,通過電力替代碳基能源,將成為主要發展方向;與此同時,再通過提升電力領域的新能源發電比例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參與化學反應的碳未來可能被綠氫替代。這些技術都已在我國應用或探索。
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及金融業主管合伙人張立鈞亦指出,要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機構需要開展綠色低碳的轉型探索,包括完善治理結構,明確業務戰略,加強風險管理,持續推進指標與目標管理等。比如,在治理方面,機構需要在集團戰略的角度規范董事會、管理層、執行層的具體權責和工作內容,逐步建立和完善綠色金融整體的治理體系。
“在戰略方面,機構需要圍繞雙碳國家戰略,調整客戶結構、產品結構,服務去引導客戶的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提高機構的綠色金融資產占比?!睆埩⑩x認為,在指標和目標方面,一方面要積極推進投融資碳核算,對重點高碳行業進行經營目標評估和減排績效追蹤,量化業務的環境效益。另一方面持續推進落實銀行自身的運營碳中和碳減排策略,通過管理和技術等舉措提升運營效率,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并定期追蹤機構自身的ESG表現。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