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月,由中國電子銀行網(微信公眾號:cfca-cebnet)主辦,《銀行家》雜志、今日頭條聯合主辦的“報告行長大人”銀行與金融科技行業創新實踐文字競演第三季——“元年與接續 夢想與現實”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以下為熱心網友投遞過來的稿件。
作者單位:中國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部
今年,世界上再也沒有二十多歲的80后了。Z世代,即生于1995-2010年的群體,再也不是“小眾”群體,而是世界上最主流的一部分人群。他們的消費觀、品牌觀也將對企業品牌運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隨著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數字化發展已成為銀行的必然選擇,銀行的業務模式和經營業態正在全面重塑。然而,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一代,正在遠離銀行業。
如何理解Z世代?如何贏得年輕一代的認同?如何用好這次代際機遇獲得商業價值?無疑,對以上問題的正確求解將成為決勝未來的關鍵所在。
一、 對Z世代的基本認知
Z世代已成為社會主流人群。據2017年巴克萊銀行研報統計,Z世代占全球總人口比例的25%,已經超過Y世代(出生于1980-1994年)的24%。同時,據2017年阿里研究院研究報告統計,中國擁有Z世代人口達3.78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7%。
Z世代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7年報告,中國網民年齡結構里,29歲及以下的人群占比高達53.7%。而在網絡使用頻率上,95后和00后用戶則是最為活躍的一群人。天生具有互聯網思維是這代人典型特征,他們的成長期幾乎和互聯網形成與高速發展期完全吻合,享受著移動互聯網科技帶來的多元娛樂和社交,他們的消費觀、品牌觀將對企業品牌運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Z世代是蓄勢待發的消費中堅力量。據巴克萊銀行研報預測,到2020年,Z世代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群體,將占據美國、歐洲和金磚四國消費市場的40%份額。雖然最年輕的Z世代可能仍然在上小學,但他們的直接及間接購買力和對于家庭總支出的影響,要比想象中大。
二、 對Z世代的行為認知
在群體畫像方面:阿里研究院曾對Z世代描繪了七組畫像,分別是:創享生活、個性真我、獨而不孤、顏值正義、二元世界、娛樂至上、全球享樂。Z世代是高度個性化的群體,具有多元的價值觀,他們更傾向于基于興趣圈子的社交方式,追捧獨立、個性化的產品。消費決策不僅僅是為了實現功能需求,他們希望在消費中創造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喜好和奇思妙想,通過分享和表達,收獲快樂。
在金融服務方面:一是Z世代的消費行為更關注金融機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傳統金融機構需要創新的方法來培養粘性和用戶忠誠度;二是Z世代對產品有較高的“數字”期望。金融機構需要交付更強大的移動端產品,需要在產品設計中積極嘗試應用人工智能、AR、VR等黑科技,不斷與年輕客戶進行個性化、定制化的交互溝通。三是Z世代對個人財務管理有一定認知。他們往往財務知識嫻熟、財務態度保守,對非傳統金融機構持開放態度,愿意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選擇。
三、 商業銀行該怎么做
(一)MACH銀行深耕年輕客戶的案例
MACH銀行是馬來西亞豐隆銀行旗下的子品牌,通過構建全新的銀行模式和形象,服務對傳統銀行缺少興趣的年輕客戶,客戶定位為數字化的年輕一代,追求新鮮事物,表達個性主張。MACH主要具備三方面亮點:
一是產品線簡潔明了。MACH僅提供儲蓄、信用卡、保險、車貸、消費貸等幾款基本金融產品,旨在滿足年輕人的主要金融需求。然而,對金融產品的設計充滿了趣味性,比如將儲蓄產品包裝成“夢想存錢罐”,客戶設置一個 “夢想”,設置實現夢想所需要儲蓄的金額和期限,“夢想成真”時銀行便會提供優厚的儲蓄利率作為對夢想的獎勵。
二是創新的營銷方式。MACH的營銷不是從金融產品本身出發,而是營銷一種時尚的“MACH生活方式”,在MACH門戶網站最醒目的地方展示熱門餐廳、酒吧介紹來吸引年輕客戶,同時,引導客戶通過使用MACH信用卡、消費貸等金融產品來實現這種“理想的”生活方式。
三是渠道選擇貼近年輕人偏好。MACH的渠道均開設在年輕人常關顧的購物中心,網點更像是數碼產品體驗店,到處是設計感強的觸屏智能設備。體驗區舒適溫馨,甚至還有吉他供客戶演奏。除實體網點外,更通過便捷的網絡和移動渠道服務客戶。
(二)對銀行數字金融品牌年輕化的建議
一是轉變思維。銀行整體布局需要長短期經營目標相互平衡。從短期看,服務成熟客群很有利,他們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具備較好的財富管理習慣,可以類比為“明星”或“現金?!?。
光大手機銀行面向“熟齡”客群推出了“簡愛版”手機銀行,是一次創新嘗試。然而,從長期看,年輕一代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他們將逐漸成為社會消費的中間力量、家庭責任的承擔者以及社會財富的主宰者。投資年輕客戶雖然不能收到即時的回報,但對謀取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就光大銀行的客戶年齡分層來看,手機銀行客戶年齡分層與全量客戶年齡分層非常相似,移動金融終端并沒有獲得年輕人的更多青睞,服務年輕客群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是創建子品牌。明確深耕年輕客戶的目標后,可以考慮推出為年輕人量身定制的子品牌,參照MACH銀行的經典案例,自上而下,統一共識,將銀行的渠道、產品、服務、流程均圍繞年輕客戶群體的特點進行設計與組織。
此外,還要結合前文提到的年輕一代的金融消費行為訴求,增加金融機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并滿足他們對產品和服務的數字期望,積極應用科技手段,優化金融產品建設,贏得年輕一代的認同。同時,在產品體驗上還應增加趣味性,融入年輕人的風格,吸引年輕一代的參與互動。在互動上要做到社交化,滿足年輕一代表達自我與分享的需求,通過口碑傳播,在互動中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三是品牌對話。品牌年輕化不是依照年輕一代的畫像進行臨摹和迎合,營造出“看上去年輕”的感覺,比如簡單地在設計宣傳品中使用卡通形象、泛二次元等。重要的是讓品牌與不斷與年輕一代高效對話??煽诳蓸放c數代人對話的案例堪稱經典:
可口可樂在1910年推出題為“家庭主婦”平面廣告,提倡全新的女性形象,支持女性解放;20世紀三十年代,在經濟大蕭條時推出廣告倡導快樂不依賴于物質財,而是與愛同行;二戰期間,承諾美國士兵無論身在何方都可以用5美分買到一瓶可樂,用強大的后勤保障支持國家,為品牌注入“家的味道”;1969年,馬丁路德金遭暗殺的第二年,制作了描繪5個黑人和白人孩子在一起喝可樂的廣告牌,表達黑人白人可以和諧共處。20世紀70年代,開發了可以在宇宙飛船上使用的包裝罐,呼應人類征服太空的共同夢想。
因此,想讓品牌不斷與年輕一代高效對話,就是要明確品牌個性,清晰表達品牌所代表的價值觀,“聆聽”年輕一代所面對的社會動態和文化環境,深入洞察他們的快樂與憂愁,表明立場并形成獨特的品牌觀點,進而成為年輕一代的“思想領袖”。
四是內容為王。隨著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逐漸掌握內容消費的控制權,開始能自主決定看什么、什么時候看、如何看,企業以自我為中心的平庸宣傳將會被過濾,變得不再有傳播價值。說到底,內容才是傳播的核心要義。
內容為王經得起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考驗,對各年齡層受眾都適用。首先,營銷必須有意思、有價值,才會引發持續的關注。如果內容沒有吸引力、沒有營養,再多的資源投入都不足以讓目標受眾看他們不想看的東西。其次,營銷資金將偏離媒體,偏向制作。優秀的設計可能不便宜,但拙劣的設計更貴。未來營銷的趨勢是投入更多的資源去創作符合品牌目的的傳播內容。只有通過策劃精良的傳播內容,持續為受眾提供價值,才能贏得客戶的一路同行。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